警惕结直肠癌早期发现率低 发现时大多已中晚期
健康新闻

警惕结直肠癌早期发现率低 发现时大多已中晚期

180

警惕结直肠癌早期发现率低 发现时大多已中晚期 彭建军博士在义诊中 文/羊城晚报记者 余燕红 在我国,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居民生活方式转变以及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近些年结直癌发病率呈上升且低龄化趋势。很多患者出现明确症状时才就医,多数已进入中晚期。这是因为,结直肠癌早期症状不明显。如果早期发现大肠癌,

第三次开胸,患者终获“心”生
健康新闻

第三次开胸,患者终获“心”生

1806

历经23年,两次开胸手术未能将“残缺的心”补全 第三次开胸,患者终获“心”生39岁的王先生接受第三次开胸手术。39岁的王先生在年仅6岁时便被查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接受过一次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因当时的心脏外科技术还不够成熟,23年后,王先生再次开胸进行手术。去年,王先生因急性全心衰竭两次住院,今年

健康新闻

骨刺造成吞咽困难 食道型颈椎病需警惕

1222

本报讯 人到中年的刘先生开始只是进食时异物感,如今硬一点的饭菜就咽不下去。他网上一查,怀疑自己得了食道癌,寝食难安,又怕家人担心还不敢和家人说,便心情沉重独自来医院。 然而到医院核磁共振检查后,医生发现刘先生的颈椎椎体前缘长了一个6厘米长、1厘米厚的巨大骨刺,使食管受到压迫。这才是他吞咽困难的原

健康新闻

新设备可通过血液快速确诊阿尔茨海默病

334

新华社新加坡6月27日电(记者蔡蜀亚)新加坡国立大学一个科研团队在新一期英国《自然·通讯》杂志上报告,他们研发出一套检测系统,通过检测血液样本即可快速确诊阿尔茨海默病。阿尔茨海默病通常到晚期才被发现,早期发现和干预对提升该病治疗效果有重要意义。新加坡国立大学下属医疗健康创新与科技研究院副教授邵惠琳

健康新闻

心衰:应重视并加强长期管理

388

“心衰是一种长期进展性的严重心血管慢性疾病。只有减少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慢病的发生,才能延缓患者最终走向心衰。”北京安贞医院教授刘宇扬日前在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我国在心衰治疗中取得了巨大突破,但受患者经济能力、创新药医保覆盖以及有效长期管理模式等多重因素影响,心衰仍是尚未攻克的顽疾

痛风“不痛不理” 易反复 专家强调长期管理
健康新闻

痛风“不痛不理” 易反复 专家强调长期管理

1818

中新网北京6月22日电 (记者 李亚南)酷暑已至,这个本该“啤酒加烤肉”的时节让很多痛风患者纠结不已。最新调查结果显示,中国痛风患者已达上千万。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曾小峰教授22日建议,痛风患者不要陷入“病急乱投医”和“不痛不理”的循环,应注重综合治疗和长期管

健康新闻

我国20岁以上哮喘患者达4570万

1278

6月21日,国际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在线发表我国学者完成的大规模人群研究——中国成人肺部健康研究的又一项重要成果,明确了我国20岁及以上人群哮喘患病率为4.2%,患病人数达4570万。研究负责人、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王辰院士表示,该研究揭示了我国哮喘严峻的发病形势和

健康新闻

号源下沉是分级诊疗关键一步

1666

促进预约号源向基层下沉,专科医联体核心医院的相关专科预留30%的专家号源给合作医疗机构。(6月19日《新京报》)分级诊疗被视为理顺就医秩序、化解患者过于集中看病问题的“牛鼻子”。为建立分级诊疗体系,相关主管部门已采取一些经济手段,其中到大医院看病的报销比例较低、越往下走报销比例越高,就是使用经济手段

健康新闻

武汉:招募82名乙肝肝硬化患者免费接受干细胞治疗

1387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启动干细胞治疗乙肝肝硬化(代偿期)临床研究 招募82名乙肝肝硬化患者免费接受干细胞治疗 武汉晚报讯(记者伍伟 通讯员高婷)中国目前有3000万乙肝病人,其中约15%-40%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6月17日下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正式启动人脐带源间质干细胞治疗乙肝肝硬化(

中国学者新发现或改变自身免疫性肝炎诊断难现状
健康新闻

中国学者新发现或改变自身免疫性肝炎诊断难现状

1741

中新网上海6月17日电 (袁蕙芸 陈静)肠道微生态改变与多种肝脏疾病的发生相关。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17日披露,该院消化内科马雄教授研究团队率先揭示了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患者的肠道菌群特征。准确及时地监测出自身免疫性肝炎的特异性指标对诊断以及进一步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叶佳琪 摄该研究

健康新闻

期待“决不能任性涨价”化解患者焦虑

885

据新华社报道,6月12日至1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浙江杭州考察。李克强走进社区边上的药店,询问药品尤其是儿童用药、急救药价格和供应情况,知道国产硝酸甘油断货已久,他叮嘱随行同志,“这是重要民生问题,要做好药品保供稳价,决不能断货,决不能任性涨价。”硝酸甘油等救命药、常用药,不是断货就是涨价,这种现

健康新闻

中国发布行动计划多举措遏制结核病

1738

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13日晚发布消息称,中国八部门联合印发的《遏制结核病行动计划(2019—2022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指出,为履行终止结核病的国际承诺,中国明确了到2022年“全国肺结核发病率降至55/10万以下,死亡率维持在较低水平(3/10万以下)”的总体目标。行动计划指出,近年来,中

健康新闻

房颤,威胁生命的“不定时炸弹”

1339

房颤,威胁生命的“不定时炸弹” 今年6月6日是第七个中国房颤日。与心脏病、冠心病、脑梗死不同,“房颤”对普通百姓来说是一个陌生的名词,很多人甚至不知道这也是一种心脏疾病,更不知道房颤会导致脑卒中(俗称脑中风),轻则致残,重则致命,后果十分严重。房颤是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我国目前约有1000万人

健康新闻

减负是对基层医生最直接的体恤

793

今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发文明确提出今年为“基层减负年”。历经3个月的酝酿,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日前印发《卫生健康系统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 为基层减负的措施》,要求把“为基层减负”当作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抓,并制定了具体可行的措施,可谓是切中时弊,亦是民心所向。所谓“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卫生健康

健康新闻

交感风暴降临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与死亡擦肩而过22次

423

中新网沈阳6月12日电 (王景巍)“交感风暴”是什么,很多人都不了解,但说起急性心肌梗死大家都知道猝死率高,然而心梗导致猝死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交感风暴”。12日,记者在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和平院区见到了与刚刚死亡擦肩而过朴先生。在谈到经历了22次室颤/室速,并进行了22次电除颤/电复律时依然胆

健康新闻

取消医用耗材加成是务实多赢之举

388

取消医用耗材加成对规范医疗服务收费、确保医疗服务费用的公开透明,并以此为突破口,倒逼医疗机构打造忠于职业操守的医务队伍,最大程度地体现医疗服务的公益性,都大有裨益,理当坚定不移地推而广之。继2017年取消药品加成后,北京近3700所医疗机构将从6月15日零时起实施医耗联动综合改革,取消医用耗材加成,

健康新闻

远离血栓“动起来”

1136

宅在家中静坐不动,当心血栓盯上你!来自国际血栓与止血学会提供的资料显示:在美国,每年有10万至30万人死于静脉血栓,相关住院人数超过50万。在欧洲,每年有50万人死于静脉血栓。在中国,静脉血栓形势可能同样严峻。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血管外科主任吴巍巍教授强调,要远离血栓,“动”是最有效的防控措施。血栓 多

健康新闻

北京多措改善医疗服务 增加下午出诊医生数量

1684

中新网北京6月11日电 (记者 杜燕)北京医耗联动综合改革将于6月15日零时正式实施。北京市卫生健康委按照改革与改善同步推进、全面提升群众就医获得感的原则,制定了《北京市改善医疗服务规范服务行为2019年行动计划》,明确了5类40条重点任务。根据计划,北京将更加注重提升服务感受度推进“一站式”服务

中国医师协会:多学科参与 完善渐冻人救助体系
健康新闻

中国医师协会:多学科参与 完善渐冻人救助体系

540

中新网北京6月6日电 记者从中国医师协会获悉,近日,该协会在湖北武汉正式发布第十五届“融化渐冻的心”社会服务项目。中国医师协会表示,将发挥行业组织的力量与各学科专家一道为经济困难的“渐冻人”患者提供救助服务,共同为患者就医、护理作出指导,让患者能够得到规范、科学的治疗。5月31日,中国医师协会在湖

健康新闻

甲减患者要知道!不是所有甲减患者都需要补碘

1858

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缺乏或作用缺陷所导致的一种全身低代谢综合征,是目前最常见的甲状腺疾病,以女性多见。临床上绝大多数甲减患者需要终身治疗,平时应如何饮食与用药?如何监测病情?又应注意什么呢?饮食不是所有甲减患者都需要补碘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缺碘可以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

健康新闻

芒种养生宜“吃苦”夏日预防风热感冒

408

6月6日芒种。进入芒种后,气温显著升高、降雨量充沛,物品容易发霉;蚊虫孳生,传染病高发。芒种过后,该如何防病养生?昨日,记者就此采访了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陈其华教授。饮食 宜清补并适当吃苦味食品进入夏季,51岁的冯先生喜欢大量喝冰镇饮料、吃冰镇西瓜等。昨日,冯先生出现食欲不振、腹泻呕吐等

健康新闻

骨质疏松伤的不仅是骨

1872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质疏松专科副主任医师 蔡冬梅骨质疏松是一种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其中又以老年女性最为多见。我国50岁以上女性骨质疏松患病率为32.1%,65岁以上女性骨质疏松患病率高达51.6%。提起骨质疏松,大家想到的第一个后果就是骨折。骨质疏松性骨折多发生在椎体、髋部、桡骨远端以及肱骨近端

健康新闻

卒中发作不要等

1881

中风,又被老百姓称为“脑梗塞”“脑溢血”,医学上称为“卒中”,主要分为血管堵塞导致的脑梗死和血管破裂所致的脑出血。无论哪种情况,都是急症,都需要及时治疗。中风多为突然起病,“中风120”对于中国公众快速识别卒中简单实用:看一张脸口角是否对称;两个胳膊是否单侧无力;聆听语言表达不清。除此之外,当您或身

健康新闻

老人失眠,别急着吃药

193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北京医院疾病预防控制处主治医师 邹 琪失眠是老人的常见问题,40%~60%的老人受困扰。失眠主要表现为难以入睡、夜间频繁醒来、早醒后难以再次入睡、精神不济等。当上述表现每周超过3次,且持续3个月以上,慢性失眠症可能已经来到您身边;未超过3个月的为短期失眠症。提到失眠,有人首先联想到

健康新闻

脑卒中早期筛查或有新标记物

1276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上海市科委等相关科研项目资助下,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陈旭教授临床科研团队联合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周代占教授临床科研团队、上海交大贺林院士团队等,历经4年潜心研究,从全基因组甲基化层面揭示了急性脑卒中患者的表观遗传修饰图谱,通过1400多例大规模人群样本的验证试验,终于发现体内“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