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转寒,老年人该如何养生防病?(健康驿站)

天气转寒,老年人该如何养生防病?(健康驿站)  10月28日,老年健身爱好者在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内夹河畔晨练健身。

孙文潭摄(人民视觉)

">

10月28日,老年健身爱好者在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内夹河畔晨练健身。
  孙文潭摄(人民视觉)

天气转寒,老年人该如何养生防病?(健康驿站)  10月25日,江苏泰州市中医院第十七届膏方节举办。活动当日,名中医现场坐诊,提供辨证开方与义诊服务,现场设药材辨识区并开放穴位贴敷等中医特色疗法体验,吸引大批市民参与,沉浸式体验中医养生文化。

图为市民在江苏泰州市中医院内品鉴养生茶饮。

顾继红摄(人民视觉)

">

10月25日,江苏泰州市中医院第十七届膏方节举办。活动当日,名中医现场坐诊,提供辨证开方与义诊服务,现场设药材辨识区并开放穴位贴敷等中医特色疗法体验,吸引大批市民参与,沉浸式体验中医养生文化。
  图为市民在江苏泰州市中医院内品鉴养生茶饮。
  顾继红摄(人民视觉)

时值秋冬交替,天气转凉,昼夜温差增大,老年人身体机能容易减退,那些身体衰弱甚至有多种慢性病的老年人如何安全度过秋冬季?近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举行发布会,邀请多位中医专家为老年人养生防病支招。

抗外邪需内外兼修

老年人容易出现哪些健康问题?

中国中医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所所长徐凤芹指出,老年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3方面:多种慢性病共存,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集于一身;功能减退,包括记忆力下降、视力听力衰退等;衰弱综合征,表现为精力不足、行动迟缓、易跌倒等。

“这些问题实际上是多系统共同衰退、相互影响的结果。”徐凤芹表示,中医的核心是“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对一些老年健康问题,不能把它作为一个孤立的“病”来看,而是看作人体自然生活规律。“生、长、壮、老、已”中,“老”这一阶段的整体状态失衡,其根本原因在于脏腑气血虚损,特别是肾精不足和脾胃功能减弱。中医对老年健康管理秉持积极态度,通过整体治疗努力让老年人“少得病、不得病、晚得病”,享受健康的晚年生活。

秋冬季节是流行性感冒的高发季节,老年人如何提高自身正气抵抗外邪?

徐凤芹介绍,中医强调“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老年人多属气虚体质,抵御外邪能力不足,因此预防感冒的关键在于“益气固表”。具体来说,调理推荐采用平补的方式,比如服用黄芪炖鸡汤补中益气,食用山药粥健脾养肺,通过大枣茶调和营卫。这些食材性味平和,适合老年人长期食用。必要时,也可在医师指导下选用经典的益气固表类方剂,多法并用,增强机体防御能力。

徐凤芹强调,除药食调理外,运动也不可少。适度运动可激发阳气、促进气血运行,从而提升正气。同时适时增减衣物,注意保暖,稳定情绪。内外兼修,增强身体抵抗外邪的能力,方能帮助体弱之人安稳度过流感高发季节。

缓解腰腿疼有妙招

腰腿疼痛现象在老年人中较为普遍。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葛金文表示,疼痛不严重者可用简单方法缓解。

“首先是穴位按摩。”葛金文介绍,腰背痛,可握拳用拳眼上下摩擦后腰的肾俞穴区域;腿酸痛,可用拇指按揉膝盖外侧的足三里穴及膝后委中穴,每穴按摩1—2分钟,以感到酸胀为度。此外,还可以艾灸。葛金文表示,艾灸通过温热效应能深入经络,驱散寒湿,特别适合遇寒加重的疼痛。可选取肾俞、大肠俞、阳陵泉、委中、足三里等穴位,或将艾条对准痛点,距离皮肤2—3厘米施灸,每穴10—20分钟,以温热舒适、皮肤微红为宜,注意避免烫伤。此外,中药热敷包也是不错的选择,老年人在家蒸热后,敷于患处,能够疏通经络,明显缓解腰腿疼痛。

“平时,老年人要特别重视腰腿肌肉的锻炼。”葛金文强调,锻炼对老年人非常重要。老年人在家里可以采取温和的方式锻炼,如仰卧躺在床上,脚尖尽力向前伸,再尽力回勾,反复进行,这样小腿会比较强壮,促使下肢血液循环;也可伸直膝关节,将腿抬高30—45度,保持数秒后再放下。如此反复,可以锻炼腰腿肌肉,防治腰腿痛。

秋季老年人容易情绪低落、郁郁寡欢。杨戈认为,异常过度的情绪会损伤脏腑功能,调节老年人情志的方法在于疏通肝气和补益心脾,核心的“药引子”就是爱与陪伴。老年人可以培养兴趣爱好、参加社区活动等方式舒缓情绪,另一方面,家庭和社会也应给予老年人足够的支持和陪伴。

多法并举滋养阴液

不少老年人经常感到口干、眼睛干涩、皮肤干燥、瘙痒,这是为什么?该如何改善?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老年病科主任医师杨戈介绍,中医将这类干燥症状归结为“阴虚津亏”。中医理论中,“阴液”代表人体内所有有形的、滋润的、安静的液体物质,如血液、唾液、泪液、汗液等,它如同身体的“润滑油”与“冷却液”,负责滋润脏腑、濡养四肢百骸、制约阳热。

随着年龄增长,就像自然界步入秋季,人体会出现自然的阴液耗伤,主要原因有:

肝肾阴虚是根本。肝开窍于目,肾主水液。老年人肾精亏虚,无法上济于心火,会导致心肾不交,产生虚火,灼伤津液。肝阴不足,则不能滋养眼睛,导致干涩昏花。

脾胃虚弱是源头。脾胃是津液生成的源头。脾胃功能弱,喝进去的水和吃进去的营养物质不能有效转化为身体所需的津液,反而直接排出体外,形成“干渴但喝水不解渴”的局面。

不良生活习惯加重损伤。如过食辛辣、油炸、烧烤等温燥食物,熬夜、思虑过度会暗耗阴血;长期待在空调房等干燥环境中,也会加速津液流失。

那么,该如何改善这类问题?

杨戈介绍,改善阴虚干燥,切忌一味大量灌凉水,那会进一步损伤脾胃。正确的思路是“滋阴润燥”,即补充能够生成津液的根本物质,并促进其输布——

食疗润燥,安全有效。可选用温和的滋阴食材,如经典代茶饮沙参麦冬玉竹茶,取适量沙参、麦冬、玉竹泡水代茶,能润肺生津、养胃滋阴;银耳百合羹润肺安神,配合枸杞更能滋补肝肾,改善皮肤干燥与睡眠。

起居方面,应避免熬夜,尽量在子时(晚11点至凌晨1点)前入睡,此时人体阴气最盛,最宜养阴。居住环境可使用加湿器保持一定湿度,避免过度沐浴,少用碱性强的清洁品。

情志方面,宜保持心情平和,避免大怒与过度思虑,以防“怒伤肝”“思伤脾”,进一步耗损阴血。适当听音乐、静坐、深呼吸,都有助于内在平衡。

此外,配合穴位按摩也能加强滋阴效果,如经常按揉三阴交(内踝尖上四横指)与太溪穴(内踝尖与跟腱间凹陷处),两穴均为调补肝、脾、肾三阴的重要位置,长期坚持,有滋水涵木之效。

“应对老年干燥症,我们要像呵护一块需要滋润的土地,不是泼一盆冷水,而是下一场绵绵春雨。”杨戈说,通过滋阴的饮食和宁静的生活方式,让津液慢慢滋生、渗透到全身,从而由内而外地恢复肌肤、皮肤、眼睛的润泽。

补虚安神呵护睡眠

很多老人晚上睡不好、容易醒,中医有哪些安神助眠方法可以使用?

“老年人失眠发生率约30%—50%,且随年龄增长逐渐增高。”徐凤芹表示,这反映了“老年人多虚多瘀”的生理特点。“虚”即心血虚和肝血虚。从中医层面讲,血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因为血虚,心神失养,就会出现入睡困难、多梦易醒问题。“瘀”是指气血运行不畅,瘀血阻滞,会扰乱心神,从而加重失眠或反复发生。因此,中医治疗失眠从“补虚”和“安神”两方面入手。

针对失眠问题,徐凤芹推荐了两个食疗方:一是桂圆莲子羹,桂圆肉可养心安神,莲子健脾益肾,两者合煮成粥,适合心血不足、睡眠浅、多梦的老年人;二是百合枣仁茶,百合能养阴润肺、清心安神,酸枣仁可养心安神,这两味合起来煎煮再焖30分钟,再作代茶饮,适用于心烦、入睡困难的老年人。也可按压穴位,内关穴和神门穴有宁心安神之效,按压3—5分钟,感到微微酸胀即可。

“家人对老年人的呵护支持也很重要。”徐凤芹补充说,睡前问候或陪伴聊天能提供心理安抚。同时,老年人应保持规律作息,尽量在11点前入睡,避免床头放手机,下午3点后不喝浓茶等。

饭后行走因人而异

人们常说“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这是否适合老年人?

葛金文表示,“饭后百步走”本意是通过舒缓运动来促进脾胃消化和运化水饮,但并不适合所有老年人,应因人而异。

哪些老年人适合饭后缓步慢行?

葛金文介绍,对那些身体素质较好、没有严重慢性病的老年人,饭后适度活动更有益身心健康。其次,脾胃功能较弱、易积食的老人,饭后休息约30分钟,再以“闲庭信步”的方式慢走10—15分钟,有助于促进胃肠蠕动,缓解饱胀感。

哪些老人不宜饭后立即行走?葛金文提醒,患有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人,饭后行走易导致心脑供血不足,引发头晕、心绞痛等意外,这类老人饭后最好静坐或者平躺30—60分钟;患有胃下垂的老人,饭后行走会加重胃的下垂程度;平时体质虚弱、气血不足的老年人,吃饭后自然感到困倦,这是老年人身体的自我保护信号,应静卧养气,强行散步反而会耗伤气血。

运动养生不伤为本

“老年人运动养生须遵循‘不伤为本,适度为要’的原则。”葛金文提醒,首先要顺应自然。老年人气血不足,身体调节机制不够,运动要选择在阳气升发的早晨或下午阳气较盛的三点到四点左右,千万要避开阴气较盛、天也不亮的清晨或夜晚,也不要在烈日当空的正午。春夏可适当增加运动量,秋冬则应趋向收敛,不要过度运动,特别不要剧烈运动,减少阳气消耗。其次要量力而行,做到“形劳而神不倦”,运动以微汗舒畅、不觉疲劳为度,切忌大汗气喘,以免耗伤气血与心阳。

同时,还要“重点锻炼,顾护根本”。葛金文指出,老年人腰腿疼痛、关节不利的根本在于肾精亏虚、肝肾不足、气血衰弱,导致筋骨失养,不通则痛、不通则僵。因此锻炼应“以养为主、以通为要”,可练习太极拳、八段锦等温和动作,壮腰固肾。

此外,老年人的运动不应只追求形体的活动,更要注重精神的调养。运动时可集中意念于动作与呼吸,使全身放松,达到“形神合一”,实现“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葛金文强调,老年人“护本锻炼”可以遵循下列“三字经”:腰常搓,肾俞热;膝常揉,筋不结;腿常抬,血自流;腹常摩,脾自强;气常匀,意常守;缓柔稳,久见功。

上一篇:合力避免未成年人误入“医美陷阱”(无影灯)
下一篇:

易网健康养生网,致力于都市养生知识的普及,推进养生理念的更新。易网养生网提供专业、完善的养生信息服务,涵盖中医养生、食疗养生、养生保健、心理养生、养生小常识、女人养生、房事养生、经络养生,爱眼护眼、养生小知识和顺时养生等。作为养生第一门户,秉承传播科学养生方法和理念将养生贯穿于日常生活,真正做到让养生大众化,全民化,科学化。祝您健康生活每一天!

相关推荐

吃药时最好别碰这个水果!严重可能休克

吃药时最好别碰这个水果!严重可能休克

1483

当下正是柚子大量上市的时候,尤其是西柚,酸甜多汁很受欢迎。湖南省航天医院党委书记、主任医师王旭东提醒大家:但凡你正在吃药,最好别吃西柚!比如吃降压药时吃西柚,可能会引起血压异常降低,严重还会晕倒、休克。

HPV疫苗进入国家免疫规划

1243

本报北京10月30日电 (记者申少铁)国家疾控局、国家卫生健康委、教育部等7部门30日联合发布《关于将人乳头瘤病毒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有关工作事宜的通知》,决定自2025年11月10日起,将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组织各地为2011年11月10日以后出生的满13周岁女孩免费接种

我国将开展医养结合促进行动

1070

本报北京10月30日电 (记者白剑峰)国家卫生健康委等5部门日前发布《关于开展医养结合促进行动的通知》。到2027年底,实现医养结合政策不断完善,服务体系更加健全,服务供给有效增加,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医疗卫生与养老资源进一步共建共享,更好满足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通知要求,依托现有医疗卫生、养老

青海老年助餐服务年均惠及10万名老人

540

本报西宁10月30日电 (记者江萌)记者从青海省民政厅了解到:目前,青海已建成217个城市社区养老助餐点,538个农村互助幸福院提供助餐服务,年均惠及10万名经济困难老人和高龄老人。青海聚焦老年群体助餐需求,以创新方式构建助餐服务体系。在城市,依托现有养老设施和餐饮门店设立助餐点,形成街道有中央厨

免陪照护,何以让患者安心家属省心(人民眼·医院免陪照护服务)

678

  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医疗护理员在培训演练床旁转移患者的动作要领。林媛媛摄">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医疗护理员在培训演练床旁转移患者的动作要领。  林媛媛摄  长沙市第四医院医疗护理员为卧床患者洗头。刘芷静摄">长沙市第四医院医疗护理员为卧床患者洗头。  刘芷静摄  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

安宁疗护,让生命更有尊严(健康焦点)

安宁疗护,让生命更有尊严(健康焦点)

1906

  图①:在安吉县中医医院安宁疗护病房,医护人员正在陪伴患者。安吉县中医医院供图图②:在北京老年医院安宁疗护病房,医护人员与患者交流。北京老年医院供图">图①:在安吉县中医医院安宁疗护病房,医护人员正在陪伴患者。  安吉县中医医院供图  图②:在北京老年医院安宁疗护病房,医护人员与患者交流。  北京

以专业照护破题,用制度创新暖心(有所思)

686

  为家庭“减负”,为康复“加分”。各地医院持续探索优化免陪照护模式,由护士或医疗护理员为患者提供生活照护服务,将家属从繁重的陪护中解放出来,契合了人民群众对高品质医疗健康服务的新期待。探索发展免陪照护服务,是对医疗服务流程、资源配置方式的优化调整。如何让更多家庭受益?信任、安全与可持续是3个关键

防寒润燥 适量进补(中医养生)

1402

  霜降过后,凉燥交织,养生需兼顾防寒与润燥,遵循“温和适度”的原则。民间有“补冬不如补霜降”的说法,此时进补更易吸收。可适量摄入羊肉、牛肉、鸭肉、板栗等温和平补食物,增强体质。“补霜降”重在细水长流,要避免大寒大热,可以用羊肉搭配当归、生姜煮汤,既能温补又不燥热。若出现口干、便秘,便是补益过度的

 这18种病根本不用治
日常养生

这18种病根本不用治

169

现代人生活水平高,健康意识也强,稍微有一点不舒服,就喜欢去医院做个检查, 然后开一些药。但是,有很多病听起来很吓人,其实都是不用治疗的,大家不再花冤枉钱!饭后烧心:吃花

立秋后煮一煮百病消
日常养生

立秋后煮一煮百病消

116

立秋后秋燥袭来,不少人感觉身体干燥。那么怎么对付秋燥?12样日常美食煮一煮也能有好的效果。一、水煮香菜做法:把香菜洗净,切成小段后清水煮沸即可。1洗肾排毒把香菜切

入秋多吃秋葵 美国人夸其“植物伟哥”
日常养生

入秋多吃秋葵 美国人夸其“植物伟哥”

274

秋葵,在我国江西省的萍乡以及南方地区有种植,是锦葵科秋葵属植物,脆嫩多汁,滑润不腻,香味独特,被誉为人类最佳的保健蔬菜之一,主要有利咽、通淋、下乳、调经等功效,主治咽喉肿痛,小便

每天只要坚持5分钟,胜过跑步1000米!
健身方法

每天只要坚持5分钟,胜过跑步1000米!

131

想要练出完美好身材那就要运动,今天小编就和大家分享一种新的运动健身法,那就是平板支撑(plank)。供图/视觉中国平板支撑,这就是现在大多数健身房都流行无器械运动。因为它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