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用药,这些误区要避免

编者按

“徒手掰药片”“药片捣成粉”“冲剂减一半”……不少父母在给孩子喂药时,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其实,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儿童,对药物耐受程度与成人大不相同,用法用量亦有差异。提升儿童用药的安全性、可及性、便利性势在必行。

与成人不同,儿童对药物的不良反应较成人更为敏感。如果用药不当,不仅影响患儿健康,甚至可能引发药物中毒等问题。那么,儿童该如何合理用药?家长给儿童的日常用药上又存在哪些误区?

抗微生物药使用要慎重

对于感染性疾病,首先要区分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严重的细菌性感染必须遵医嘱应用抗微生物药物(抗菌药物),否则可能使病情加重,甚至发展成败血症、脑膜炎等疾病。需要注意的是,细菌和病毒混合感染不容易判断,“抗微生物药物+抗病毒药”同时使用必须在有经验的医生指导下治疗,以免增加药物毒性。

减少抗菌药物的使用频率,有助于降低耐药性的发生。需要注意的是,一旦开始使用抗菌药物,一定要保证足量、足疗程,这样才能将细菌彻底杀死,避免耐药细菌的产生。

抗菌药物并不是越高级、越贵就越好用。如果怀疑细菌感染,可配合医生进行相应标本(血、尿、痰、便等)的采集,根据细菌敏感性选用适合的抗菌药物。当然,这个前提是必须有医生处方。家长不能仅凭症状和经验,就给孩子使用之前剩下的抗菌药物。

治疗感冒不随意用药

目前尚无专门针对普通感冒的特异性抗病毒药物,因此不必借助抗病毒药物医治普通感冒。比如有些复方感冒制剂的组分中加入了金刚烷胺,此药仅对甲型流感病毒有抑制效果,但对引起普通感冒的鼻病毒等并无治疗效果。感冒属于自限性疾病,一般无需药物治疗,只有针对“甲型流感”“乙型流感”等流行性感冒时,才需要在医生指导下应用抗病毒药物。

使用复方制剂的抗感冒药也需慎重。目前市场上治疗感冒的药物大多由“解热镇痛药+抗过敏药+清热解毒药”构成,有的还加入了止咳、收缩血管、抗病毒药物。如果同时给患儿服用2种以上的复方感冒制剂,会导致一些成分超剂量,不但不能缩短病程,还会给患儿带来安全隐患。建议对症使用单方制剂治疗,尽量不用复方制剂。

正确选择退热药

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是儿童最常用的退热药,一般口服或直肠给药。布洛芬制剂与对乙酰氨基酚一样,副作用少,是儿童退热的一线用药。需要注意的是,二者只可选其一,不可联合使用,目前临床上尚没有联合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数据。

另外,大部分感冒药中都含有退热药成分,如果没有专业指导,不可采用“感冒药+退热药”的方案,以免酿成药源性肝损伤或其他不良后果。

理性看待灌肠用药

很多家长认为,灌肠比静脉输液更安全。栓剂塞入距肛门口约2厘米处,可使50%~75%的药物避开首过效应。

首过效应是指药物口服后通过肠黏膜及肝脏灭活代谢后,进入体循环的药量减少,药效下降的效应。

但据有关文献报道,幼儿灌肠时的肛管插入深度,往往需在3厘米以上。直肠给药的主要目的是免于肝脏首过效应,但如果给药位置过深,也可能存在安全隐患,应慎重选择。

治腹泻不是仅“止泻”

腹泻时是否需要用药,不取决于患儿大便性状和排便次数,而是需要确定腹泻的原因。

如果是细菌感染所致,要用抗菌药物。如果需要吸附类药物(蒙脱石)和微生态制剂(四联活菌等)联用,建议先服用吸附类药物,将肠道彻底“清扫”后,再配合微生态制剂来调节肠道菌群。两者间隔时间至少2小时。

若上述三类药物共用,应先用抗菌药物,再用吸附类药物,最后使用微生态制剂。用药顺序和间隔时间应遵医嘱。

有些药不能用牛奶送服

大部分抗菌药物不宜与牛奶同服,否则抗菌效果会严重“打折”,甚至完全失效。牛奶中的蛋白质容易与乳酸钙、葡萄糖酸钙、葡萄糖酸锌等常用的钙、锌制剂形成凝块,破坏吸收,削弱药效,加重胃肠道负担。牛奶中的磷还容易使铁剂沉淀,不利于铁元素吸收,影响补铁效果。

提醒广大家长,孩子用药一定要听从医师和药师的指导,切不可自作主张,以免引发不良后果。同时,用药时也一定要选择适合儿童服用的药物剂型,不宜选择成人用的药物,不仅药物剂量不好折算,还容易带来不良反应。

(作者:滕海龙,系黑龙江省牡丹江心血管病医院主任药师)

上一篇:抗击衰老,科学家有新发现
下一篇:

易网健康养生网,致力于都市养生知识的普及,推进养生理念的更新。易网养生网提供专业、完善的养生信息服务,涵盖中医养生、食疗养生、养生保健、心理养生、养生小常识、女人养生、房事养生、经络养生,爱眼护眼、养生小知识和顺时养生等。作为养生第一门户,秉承传播科学养生方法和理念将养生贯穿于日常生活,真正做到让养生大众化,全民化,科学化。祝您健康生活每一天!

相关推荐

破解“四少”问题 儿童用药再迎政策利好

1966

近日,10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儿童医疗卫生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要补齐儿童用药短板。近年来医药研发领域的发展日新月异,相对来说,儿童用药研发处于短板状态,国内儿科临床长期面临品种少、剂型少、规格少和特药少的“四少”用药现状。如何破解儿童用药难题?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和行

儿童用药新进展:药片变小、肿瘤可筛

250

让硬币大小的药片变成芝麻大小、小小的试剂盒能筛查691个神母肿瘤驱动基因和精准用药基因,精细的传感器可通过AI系统预警先心病……日前,在2022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简称“服贸会”)上,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北京儿童医院一批重量级科技成果亮相健康卫生服务专题版块。“儿童不是成人的缩影,儿童用药需要‘量

去年47个儿童用药获批上市

886

儿童药品研发难、儿童专用药品少,一直是儿童用药面临的问题。记者从国家药监局获悉,近年来我国持续鼓励和促进儿童用药的研发创新,儿童用药的申报与审批数量正呈现稳步上升趋势。2021年,共计47个儿童用药获得上市批准,获批数量远高于往年。儿童用药的研发和生产,受伦理、临床试验可行性、产业政策和市场等多方面

3岁妹妹吃5片止泻药后死亡 常见的儿童用药误区

1223

易网在线健康导读:3月20日中午,5岁的姐姐小玉和3岁多的妹妹小美玩耍时,误食了止泻药,下午出现不适症状,妹妹在被送医的路上停止呼吸,5岁的姐……3月20日中午,5岁的姐姐小玉和3岁多的妹妹小美玩耍时,误食了止泻药,下午出现不适症状,妹妹在被送医的路上停止呼吸,5岁的姐姐被送到医院救治,3月22日身

每年约7000名儿童因用药不当死亡儿童用药难题如何破?

每年约7000名儿童因用药不当死亡儿童用药难题如何破?

1325

部分儿童用药。本报记者 陈茵摄/光明图片药是救人的法宝,但如果用不好,危害很大。“是药三分毒”,对于成年人来说,药品使用不当可能反遭其害,若放到儿童身上,则可能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据统计,因用药不当,我国每年约有3万名儿童耳聋,每年约7000名儿童因用药不当死亡。我国儿童药物不良反应率为12.5%

儿童用药不能“儿戏”

1565

儿童健康是全民健康的基础。2019年底,我国0~14岁儿童人口已达2.35亿,儿童健康的发展直接关系国家未来的发展和希望,但作为保障儿童健康的儿童用药,却一直存在严重的不足和较高的安全风险,直接表现为临床存在大量超说明书用药现象。2017年,福建某三级医院的调研数据显示,53.1%的儿童门诊处方存在

儿童用药剂量当有精确标准

1829

儿童看病不只是挂号难,即便确诊后用药,也会难坏家长,同样难倒医护人员。媒体报道称,儿童用药的“剂量靠猜、分药靠掰、缺乏专用药”的局面仍然没有改观。由于缺少专用药,许多给儿童开出的药方是使用成人量的一半或三分之一,有的干脆是小儿酌减。这个酌减是多少,难倒了不少家长。如孩子咳嗽,服用治疗用的口服液,说明

人民时评:更好保障儿童用药

1763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保障儿童用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药片虽小,却是事关民生福祉的大事“徒手掰药片”“药片捣成粉”“冲剂减一半”……不少父母在给孩子喂药时,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儿童用药剂量如何精准拿捏,确保用药安全,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对成人来说,服药剂量会在说明书上清晰标注,但大量常用药说明书并没有注明

 这18种病根本不用治
日常养生

这18种病根本不用治

169

现代人生活水平高,健康意识也强,稍微有一点不舒服,就喜欢去医院做个检查, 然后开一些药。但是,有很多病听起来很吓人,其实都是不用治疗的,大家不再花冤枉钱!饭后烧心:吃花

立秋后煮一煮百病消
日常养生

立秋后煮一煮百病消

116

立秋后秋燥袭来,不少人感觉身体干燥。那么怎么对付秋燥?12样日常美食煮一煮也能有好的效果。一、水煮香菜做法:把香菜洗净,切成小段后清水煮沸即可。1洗肾排毒把香菜切

入秋多吃秋葵 美国人夸其“植物伟哥”
日常养生

入秋多吃秋葵 美国人夸其“植物伟哥”

274

秋葵,在我国江西省的萍乡以及南方地区有种植,是锦葵科秋葵属植物,脆嫩多汁,滑润不腻,香味独特,被誉为人类最佳的保健蔬菜之一,主要有利咽、通淋、下乳、调经等功效,主治咽喉肿痛,小便

长寿到底和什么有关?应该如何去养生?
日常养生

长寿到底和什么有关?应该如何去养生?

130

平时要养生、不是老了再养生许多人认为养生是老人的事,年轻时无须养生。其实,养生要从娃娃抓起,正如机器要从新时保养。一旦零件有损,养生为时已晚,效果必将大打折扣。没病多检

清理血液垃圾吃它就管用
日常养生

清理血液垃圾吃它就管用

124

血液是滋养身体的源泉,它流遍全身的组织和器官。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血液中也会出现一些“垃圾”,如果它们不能被及时“清理”,就会造成血液不清洁,变得黏稠,流通不顺畅,从而影响健康。这时,不妨通过一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