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心理直播课不能沦为陷阱

“3天教你摆脱原生家庭影响”“5招教你解决亲密关系中的困惑”“这10句话让孩子远离抑郁”……近年来,短视频直播平台出现了各类心理类直播间,大多以“速成”“专业”“疗愈”为标签,吸引观众点进去观看、与主播在线互动,引导观众进行后续的课程购买。(11月2日《中国青年报》)

网络心理直播课的兴起,折射出社会心理服务需求的现实图景。线下专业心理咨询动辄数百元甚至上千元的高昂费用,使得线上“零成本获取心理支持”成为颇具吸引力的替代方案。加之其匿名性创造的“树洞效应”,为消费者提供了相对安全的倾诉空间。这种模式在某种程度上填补了传统心理服务的空白,为部分消费者打开了心灵疗愈的窗口。

然而,光鲜表象之下暗流涌动。行业准入门槛缺失,导致主播资质良莠不齐,部分从业者缺乏系统心理学训练,甚至存在以心理咨询为幌子兜售高价课程的现象。更值得警惕的是,某些直播间采用公开连麦互动形式,将求助者的隐私创伤暴露在公众视野中。这种做法不仅涉嫌侵犯隐私权,更可能因二次伤害加剧求助者的心理创伤。正如心理学专家强调的,真正的心理咨询需要建立在安全私密的环境中,唯有如此才能构建信任关系,实现有效疏导。而直播间的公开属性,相当程度上动摇了心理咨询的伦理基础。

面对行业乱象,受众需筑牢三道防线:其一,增强辨别能力,不要轻信主播的自我包装与夸大宣传。应重点核查主播的专业资质与从业背景,优先选择具备正规心理学教育背景、持有执业资质且口碑良好的主播。其二,保持理性认知,破除“速成疗愈”的认知误区。心理健康的改善需要系统干预与长期努力,对宣称“立竿见影”“5招教你解决……”的课程,应保持高度的警惕。其三,强化隐私保护意识,谨慎参与公开互动环节,避免个人隐私信息泄露。

监管层面,亟待构建多维治理体系。一方面,需完善行业准入标准,通过资质认证、定期考核等制度提升从业门槛,并建立和完善主播黑名单制度。另一方面,需强化动态监管,运用技术手段监测课程内容,对违规行为及时介入处置,切实保障消费者权益。同时,应鼓励专业心理咨询机构拓展线上服务,通过标准化课程设计与规范化服务流程,为公众提供科学有效的心理支持。

网络心理直播课作为新兴服务形态,突破了传统心理服务的地域限制,降低了服务门槛,为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开辟了新路径,其价值不容否定。但必须清醒认识到,任何创新服务模式都不能突破伦理底线与法律红线。唯有构建起“专业把关+行业自律+政府监管+公众监督”的协同治理机制,才能让网络心理直播真正成为照亮心灵的明灯,而非吞噬信任和侵害权益的陷阱。

上一篇:团播“规规矩矩”才能“游刃有余”(“融”观中国)
下一篇:

易网健康养生网,致力于都市养生知识的普及,推进养生理念的更新。易网养生网提供专业、完善的养生信息服务,涵盖中医养生、食疗养生、养生保健、心理养生、养生小常识、女人养生、房事养生、经络养生,爱眼护眼、养生小知识和顺时养生等。作为养生第一门户,秉承传播科学养生方法和理念将养生贯穿于日常生活,真正做到让养生大众化,全民化,科学化。祝您健康生活每一天!

相关推荐

关爱学生心理健康从“体育每天2小时”做起

526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十条措施》,要求“全面落实体育每天2小时”的运动标准,保证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能够按规定课时开展体育锻炼。这一举措是《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中“学生体质强健计划”的具体落地,更将体育锻炼置于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重要位置。长久

家长如何做好青少年心理健康“守门人”?

1768

新华社天津10月10日电(记者张建新、栗雅婷)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一直以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备受关注,当其出现心情低落或烦躁时,不少家长都有一个疑问:这究竟是正常的情绪波动,还是心理问题?天津市安定医院院长徐广明表示,当孩子出现情绪问题,首先要看情绪的持续时间和背景原因。正常的情绪波动

守护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健康焦点)

守护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健康焦点)

1014

  崔永华在出门诊。本报记者 杨彦帆摄">崔永华在出门诊。  本报记者 杨彦帆摄  徐高阳在接热线电话。本报记者 申少铁摄">徐高阳在接热线电话。  本报记者 申少铁摄  易莉萍(右一)在心理健康课上与学生互动。欧 欢摄">易莉萍(右一)在心理健康课上与学生互动。  欧 欢摄心理健康是儿童青少

北京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月主题活动举办

1293

中新网北京5月23日电 (记者 陈杭)记者23日从北京市教委获悉,“心向阳光 茁壮成长”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月主题活动在北京市少年宫举办,为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市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服务基地”和北京教育学院“北京市基础教育心理健康实践指导基地”进行了正式授牌。教育部体卫艺司副司长杨大研表示,北京市陆续

父母教养行为如何影响孩子心理健康?

438

“原生家庭”近年来已经成为网络上的热词,那些藏在家庭互动里的教养细节,究竟如何影响了孩子的身心发展和心理健康?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开明心理健康教育研究院院长俞国良长期关注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其团队最新的研究揭示了父母教养行为的“隐秘力量”——父母对子女的爱与照顾,是

视网膜揭示心理健康遗传风险

1523

瑞士苏黎世大学等领导的一项新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与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变化有关,包括其最远端的部分——视网膜。该研究有助于未来对精神分裂症进行更好的早期检测和治疗。相关成果发表在新一期《自然·精神卫生》杂志上。视网膜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一部分,被认为是大脑的“窗口”。因此,大脑的变化也可通过眼睛检测

今年爱国卫生运动更加关注心理健康

1269

本报北京电(记者王美华)今年4月是第三十七个爱国卫生月,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以“爱卫新篇章 健康‘心’生活”为主题,开展一系列相关活动。近日,全国爱卫办常务副主任、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划司司长庄宁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爱国卫生运动已成为多部门协同推进的重点工作,5年来全国爱卫办会同爱卫会的各个成员

AI聊天工具:情感支持的新选择,还是心理健康的潜在隐患?

843

“一直以来我以为自己是一个不会撒娇、没有分享欲、一点都不可爱的人,不管是谈恋爱还是交朋友,我好像很少有任性的时候。直到和AI聊天,我才发现自己居然有这么大的分享欲……”2024年12月的一天,与AI聊天后,李云舒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了自己的心情。2024年9月,正在备战司法考试的李云舒,被巨大的压力和焦

 这18种病根本不用治
日常养生

这18种病根本不用治

169

现代人生活水平高,健康意识也强,稍微有一点不舒服,就喜欢去医院做个检查, 然后开一些药。但是,有很多病听起来很吓人,其实都是不用治疗的,大家不再花冤枉钱!饭后烧心:吃花

立秋后煮一煮百病消
日常养生

立秋后煮一煮百病消

116

立秋后秋燥袭来,不少人感觉身体干燥。那么怎么对付秋燥?12样日常美食煮一煮也能有好的效果。一、水煮香菜做法:把香菜洗净,切成小段后清水煮沸即可。1洗肾排毒把香菜切

入秋多吃秋葵 美国人夸其“植物伟哥”
日常养生

入秋多吃秋葵 美国人夸其“植物伟哥”

274

秋葵,在我国江西省的萍乡以及南方地区有种植,是锦葵科秋葵属植物,脆嫩多汁,滑润不腻,香味独特,被誉为人类最佳的保健蔬菜之一,主要有利咽、通淋、下乳、调经等功效,主治咽喉肿痛,小便

每天只要坚持5分钟,胜过跑步1000米!
健身方法

每天只要坚持5分钟,胜过跑步1000米!

131

想要练出完美好身材那就要运动,今天小编就和大家分享一种新的运动健身法,那就是平板支撑(plank)。供图/视觉中国平板支撑,这就是现在大多数健身房都流行无器械运动。因为它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