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学生心理健康从“体育每天2小时”做起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十条措施》,要求“全面落实体育每天2小时”的运动标准,保证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能够按规定课时开展体育锻炼。这一举措是《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中“学生体质强健计划”的具体落地,更将体育锻炼置于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重要位置。

长久以来,我们对于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应对,往往侧重于事后的干预与疏导,然而,比治疗“已然”更关键的,是如何防患于“未然”。如何通过教育环节中的科学安排与日常实践,从源头上减少心理问题的发生?体育锻炼,正是最经济、最有效的预防手段之一。

大量实证研究表明,规律的体育锻炼能够有效促进多巴胺、内啡肽等“快乐激素”的分泌,显著降低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增强情绪稳定性、提升个体幸福感。对于正处在身心发展关键期的中小学生而言,“每天2小时”的运动,不仅能强身健体,而且能为心灵构筑起一道抵御负面情绪的“免疫长城”。

实践中,要将科学认知转化为普惠成果,真正落实“以体强心”的政策目标,还有赖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家庭与社会的共同努力,构建全方位的保障体系。

科学统筹,确保学生“有时间”运动。必须坚决杜绝文化课挤占、挪用体育活动的现象。学校应优化课程结构与课时安排,为体育锻炼留出专用时段,探索推行“课间15分钟”等方案,延长学生户外活动时间。教育管理部门应将体育活动落实情况纳入学校办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同时深化学生评价体系改革,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缓解学生考试升学焦虑,让学生真正“有时间”去运动,而不是在学业压力的缝隙中“挤时间”锻炼。

面对校园场地紧张、体育设施不足等现实困境,浙江等地的探索突破了传统思维局限,将视角从“大操场”转向“微空间”:善用学生出没最频繁的“毛细血管”地带,“精打细算地用好每一条连廊、每一个拐角、每一方天井、每一面墙壁”,将原本单调的走廊改造为“运动长廊”,在墙面安装可调节的篮球筐和攀岩点,在转角、门框处设置跳绳、吊环等微型运动点,将天台改造成“空中运动场”……见缝插针、化局促为开阔,学校的每一个角落都可以变成潜在的运动场所,极大提高了空间利用效率。

丰富内容,确保学生“有兴趣运动”。在保障了基础的运动条件后,更须在运动的内涵与形式上“动脑筋”。倘若“每天2小时”只是枯燥的跑圈、机械的队列,其效果势必大打折扣,要通过创新运动形式、丰富项目内容,激发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内在兴趣。在田径、球类等常规项目之外,可以引入抽陀螺、跳皮筋、踢毽子、丢沙包等传统游戏,攀岩、飞盘、滑板等新兴运动,鼓励各地结合民族文化与地方特色开发校本体育课程。同时,定期组织“班级赛”“年级赛”等全员性体育比赛,让学生感受到运动的魅力,让体育锻炼从一项被动完成的任务转变为一种自觉坚持的热爱、终生相伴的生活方式。

所谓“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健康的心灵寓于健康的身体”,体育的意义,从来不止于体质与体能,更关乎精神与人格。落实“体育每天2小时”,绝非简单的数字要求,而是一场关于教育理念、资源配置与育人方式的深刻变革。从保证时间、开拓空间到丰富内涵,从“要我运动”到“我要运动”,每一步都考验着教育者的智慧与决心,如此,方能让政策的阳光照进每一个孩子的成长日常,让他们在每一声呐喊、每一滴汗水中,锻造出能够笑对风雨的强健体魄与强大内心,为中华民族的未来筑牢健康基石。

(作者:丁洁琼,系中国政法大学法学教育研究与评估中心博士后)

上一篇:生物制造“本领”高
下一篇:

易网健康养生网,致力于都市养生知识的普及,推进养生理念的更新。易网养生网提供专业、完善的养生信息服务,涵盖中医养生、食疗养生、养生保健、心理养生、养生小常识、女人养生、房事养生、经络养生,爱眼护眼、养生小知识和顺时养生等。作为养生第一门户,秉承传播科学养生方法和理念将养生贯穿于日常生活,真正做到让养生大众化,全民化,科学化。祝您健康生活每一天!

相关推荐

北京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月主题活动举办

1293

中新网北京5月23日电 (记者 陈杭)记者23日从北京市教委获悉,“心向阳光 茁壮成长”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月主题活动在北京市少年宫举办,为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市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服务基地”和北京教育学院“北京市基础教育心理健康实践指导基地”进行了正式授牌。教育部体卫艺司副司长杨大研表示,北京市陆续

重庆北碚:学生心理健康首诊减免

1172

本报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耿学清)记者近日从重庆市北碚区了解到,该区推出“学生心理健康首诊减免”项目,通过减免首诊费用、优化诊疗流程、提升服务质量等措施,降低青少年心理疾病就诊门槛。两个月来,已有70余名青少年诊疗费用被减免。去年,团重庆市委、重庆市教委、市卫生健康委、市妇联等部门联合调研发现,4

报告称,上海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50.5%

1937

2024年8月8日是中国第16个“全民健身日”。当日在沪发布的《2023年上海市全民健身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上海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达50.5%。为了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上海市体育局制定了《上海市全民健身发展指数评估办法(2021-2025年)》(简称“600

全国学生心理健康监测平台建设启动

1906

本报北京5月26日电 (记者黄超)全国大中学生心理健康日主题活动5月25日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由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共青团中央等联合举办。活动中,全国学生心理健康监测平台建设启动。该平台将运用符合中国青少年特点的心理健康测评工具,对全国大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抽样监测,发挥监测、评估和干预等

首个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月在京启动

275

  本报北京5月8日电 (记者丁雅诵)首个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月暨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大讲堂8日在京启动。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总督学王嘉毅,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崔士鑫出席启动仪式并致辞。  教育部决定自今年起,将5月确定为“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月”,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营造良好社会氛

坚持体育锻炼为什么这么难

坚持体育锻炼为什么这么难

864

在山东省惠民县桑落墅镇一处“百姓健身屋”,群众在锻炼身体。新华社记者 郭绪雷摄体育锻炼有益健康,但坚持起来却非易事。研究人员发现,不想体育锻炼其实是人类进化出的一种本能。如果想坚持锻炼,人们还是需要想办法克服大脑的这种“惰性”。美国《时代》周刊网站近日刊文介绍,运动具有促进睡眠和精神健康、降低慢性病

坚持体育锻炼为什么这么难?

742

体育锻炼有益健康,但坚持起来却非易事。研究人员发现,不想体育锻炼其实是人类进化出的一种本能。若想坚持锻炼,人们还是需要想办法克服大脑的这种“惰性”。 美国《时代》周刊网站近日刊文介绍,运动具有促进睡眠和精神健康、降低慢性病和过早死亡风险等益处,但很多人的运动量却远远不够。为什么做一件好处多多

家校医社携手,守护学生心理健康

623

寒假迎来尾声,各地大中小学生也陆续返回校园。新学期,孩子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备受家长、学校和社会关注。相关数据显示,当前我国大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总体良好。但是,学生在抑郁、焦虑、学业倦怠、网络成瘾、自伤行为等方面的比例呈现上升趋势。 面对日益增多的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社会各界应如何为青少年的美丽心灵

 这18种病根本不用治
日常养生

这18种病根本不用治

169

现代人生活水平高,健康意识也强,稍微有一点不舒服,就喜欢去医院做个检查, 然后开一些药。但是,有很多病听起来很吓人,其实都是不用治疗的,大家不再花冤枉钱!饭后烧心:吃花

立秋后煮一煮百病消
日常养生

立秋后煮一煮百病消

116

立秋后秋燥袭来,不少人感觉身体干燥。那么怎么对付秋燥?12样日常美食煮一煮也能有好的效果。一、水煮香菜做法:把香菜洗净,切成小段后清水煮沸即可。1洗肾排毒把香菜切

入秋多吃秋葵 美国人夸其“植物伟哥”
日常养生

入秋多吃秋葵 美国人夸其“植物伟哥”

274

秋葵,在我国江西省的萍乡以及南方地区有种植,是锦葵科秋葵属植物,脆嫩多汁,滑润不腻,香味独特,被誉为人类最佳的保健蔬菜之一,主要有利咽、通淋、下乳、调经等功效,主治咽喉肿痛,小便

每天只要坚持5分钟,胜过跑步1000米!
健身方法

每天只要坚持5分钟,胜过跑步1000米!

131

想要练出完美好身材那就要运动,今天小编就和大家分享一种新的运动健身法,那就是平板支撑(plank)。供图/视觉中国平板支撑,这就是现在大多数健身房都流行无器械运动。因为它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