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科研范式 探索医学奥秘

一直以来,中医、西医对生命认知的理念和方法均自成体系。但随着各类生命数据的聚集、人工智能(AI)分析技术的加持,中医、西医的研究范式正在趋同。

“多种组学技术获取的信息已经在连接中医和西医了。”在日前召开的香山科学会议新时代医学研究范式学术讨论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研究员刘德培表示,国际学术期刊《细胞》杂志2012年以来刊登的论文,反映出西方学者医学研究思维不断从微观向系统性、宏观化转变。

“西医的分子解析为中药作用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中医的整体调节和个体化方案为复杂疾病治疗提供系统解决思路。”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刘保延说,在学科融合、数据科学以及AI大模型深度应用的背景下,中医和西医正走向深度协同。

西医着眼微观,“头痛医头”难治本;中医强调宏观,机制不清起效慢。面对生命健康的大量未解难题,越来越多医学研究者意识到探索“宏微”并举的研究,是破译生命“密码”的必由之路。

“宏微”跨界让患者受益

“在传统的临床研究中,患者是数据的‘来源’,可穿戴设备、电子日记等辅助检测手段的出现,助力患者升级为主动的临床研究合作伙伴。”北京大学临床研究所副所长姚晨说,临床研究是医学创新的本源,通过大数据、区块链等新技术获取更全面的动态数据流,临床研究新模式可确保在宏观、微观两个层面让患者获益。

“过去,中医‘望闻问切’难以客观化;现在,借助AI,结合大数据临床信息,一些病理表征可精准‘翻译’成中医理论中的证候。”浙江中医药大学校长陈忠说。

时下,通过给舌头拍照、让机器搭脉、用目诊仪检测识别健康态的AI应用逐渐普遍,AI给出的健康报告还能发至患者手机,指导其养生调理。

“要进行以价值为导向、以临床问题为导向的中医科学研究。”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张伯礼认为,临床问题是中医研究要牢牢抓住的重点。要通过开展具体研究,解决具体问题。

“因经典理论的‘抽象性’及经典名方、针灸等的‘复杂性’,中医现代化研究更需要在临床与基础相结合的大数据模式下,借助AI等先进技术开展多维多层面的系统研究。”陈忠说,如开展中药复方微观分子在不同时域和空间下如何宏观起效等“宏微”跨界问题研究。

“一人一策”有望真正实现

以治疗失眠为例,中医师通过整合患者的舌象、脉象、情志、生活习惯等多源信息,在养心安神、疏肝解郁等方案中,筛选出处方并根据疗效反馈持续优化。

“这类治疗高度依赖医者,其在诊疗过程中获取的是复杂、模糊、非线性信息,要对其整合研判并给出解决方案,不确定性高、经验传承的壁垒也高。”刘保延说。

“10个病人找了10个中医大夫问诊,一共开出多少个方子,答案非常明确,应该开出100个方子。”刘德培介绍,当医学研究对某一种疾病认识的颗粒度足够精细,对个人的健康状态研判得足够精准,对药物组分的研究也足够精确时,“一人一策”有望在机器学习和算法辅助下真正实现。

此外,材料学、工学等多学科交叉有望改变中药复方制剂的用药方式,高精度核磁共振、显微断层成像、空间多组学与AI等前沿技术对中药防治疾病本质进行深度解析。与会专家认为,大量新技术、新方法将助推医学研究开启AI4S(AI for science)新范式。

“范式转换不是简单的技术叠加,而是涉及科学观、方法论、技术体系评价标准以及科研文化的系统性变革。”刘保延说。

“我们要借鉴和使用现代先进方法,对新方法新技术采取包容、开放的态度,要应用AI,但也要知道它的局限性。”张伯礼说,要遵循“一要学,二要用,三要知道局限性,四要不断创新”原则,创立符合中医特点的新方法。

上一篇:“考后经济”折射青年消费新特点
下一篇:

易网健康养生网,致力于都市养生知识的普及,推进养生理念的更新。易网养生网提供专业、完善的养生信息服务,涵盖中医养生、食疗养生、养生保健、心理养生、养生小常识、女人养生、房事养生、经络养生,爱眼护眼、养生小知识和顺时养生等。作为养生第一门户,秉承传播科学养生方法和理念将养生贯穿于日常生活,真正做到让养生大众化,全民化,科学化。祝您健康生活每一天!

相关推荐

用上AI的超市,你逛过吗?

157

步入超市,智能机器人导购会走到你面前,推荐你喜爱的商品;选购蔬菜水果,抬头看看AI电子价签,就能知道实时更新的商品产地、上架时间信息;收银结账,自助收银系统帮助大家不用再排长队……当前,AI技术与线下零售融合程度日益加深,我们熟悉的传统商超正悄然实现“智慧变身”。改善购物体验“这个电子秤真智能!”在

北京儿童医院AI儿科“医生”入驻基层

82

本报北京6月11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刘昶荣)“宝宝在腹泻期间,有没有出现过发热或呕吐的症状?”今天上午,在北京市房山区北儿窦店儿童医院内,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培养”的AI儿科“医生”正“接诊”一名腹泻患儿的家长。除了了解伴随症状,AI儿科“医生”还向家长询问患儿的大

AI能答疑,却无法代替情感交流

858

【科学随笔·我见AI】又值毕业季。最近几天,一个学生拿着他撰写的研究报告来找我。我认真阅读了他的报告内容,其中关于学生学习状况的调研数据分析着实吸引了我的眼球!这份报告绘制精美、结构合理,基于大量精准数据并结合可视化图形,将全国各省(区、市)的学生按照大、中、小学不同学段,并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思想变

临床级AI放射系统可在毫秒内识别病症

17

科技日报讯 (记者张佳欣)由美国西北大学医学院研发的全球首个嵌入临床流程的生成式人工智能(AI)放射系统,可在毫秒内识别危及生命的病症,显著提高工作效率。该系统为全球放射科医生短缺问题提供了有效解决方案。相关论文发表在最新一期《美国医学会杂志》旗下的《JAMA Network Open》期刊上。这款

中西医专家谈体重管理:生活方式干预是科学减重首选和基础措施

1066

中新网上海5月23日电 (陈静 瞿乃婴)肥胖不是简单的身材问题,世界肥胖联合会将它定义为慢性复发性疾病。“肥胖不止于体重秤上的数字。”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苗青23日强调,肥胖症的诊断不能仅看体重,还需综合评估身体脂肪的分布和健康风险。目前,常用的诊断工具包括BMI、腰围、体脂率和内

AI医生离我们还有多远?专家:AI“持证行医”仍需突破

1787

中新网常州5月23日电 (唐娟 李祉萱 冯凯)AI“数字人”24小时导诊,手术记录几十秒自动生成……当这些医疗AI技术加速落地时,一场关于“AI医生”发展趋势的探讨在江苏常州展开。23日,第二届医疗大模型(LaMMs)专题研讨会开幕,吸引了众多医疗管理者、临床专家与AI科学家,共探医疗大模型技术如何

广西构建“AI+食品安全监管”新模式

1237

本报南宁电(记者庞革平)记者从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今年以来,广西市场监督管理部门通过构建“人工智能+食品安全监管”新模式,大力促进食品安全工作提“智”增效。一码溯源“固根基”。广西积极探索推行“AI人工智能+风险防范+数字化监管”新模式,推进“桂食安”微信小程序等智慧平台建设,大力构建

借AI发力,打开“智造”新药大门

1852

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日前发布通知,将逐渐取消单克隆抗体等药物申请中的动物试验要求,转而用人工智能(AI)预测模型、类器官及器官芯片等更高效、更贴近人体反应的“新兴替代方法”。面对动物实验即将告别历史舞台,中国医药产业准备好了吗?相关科学研究的进展和储备情况如何?在近日召开的“FDA新政下,

 这18种病根本不用治
日常养生

这18种病根本不用治

169

现代人生活水平高,健康意识也强,稍微有一点不舒服,就喜欢去医院做个检查, 然后开一些药。但是,有很多病听起来很吓人,其实都是不用治疗的,大家不再花冤枉钱!饭后烧心:吃花

立秋后煮一煮百病消
日常养生

立秋后煮一煮百病消

116

立秋后秋燥袭来,不少人感觉身体干燥。那么怎么对付秋燥?12样日常美食煮一煮也能有好的效果。一、水煮香菜做法:把香菜洗净,切成小段后清水煮沸即可。1洗肾排毒把香菜切

入秋多吃秋葵 美国人夸其“植物伟哥”
日常养生

入秋多吃秋葵 美国人夸其“植物伟哥”

274

秋葵,在我国江西省的萍乡以及南方地区有种植,是锦葵科秋葵属植物,脆嫩多汁,滑润不腻,香味独特,被誉为人类最佳的保健蔬菜之一,主要有利咽、通淋、下乳、调经等功效,主治咽喉肿痛,小便

每天只要坚持5分钟,胜过跑步1000米!
健身方法

每天只要坚持5分钟,胜过跑步1000米!

131

想要练出完美好身材那就要运动,今天小编就和大家分享一种新的运动健身法,那就是平板支撑(plank)。供图/视觉中国平板支撑,这就是现在大多数健身房都流行无器械运动。因为它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