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剩宴”到底能不能吃?剩饭菜处理“口诀”,转给家人
不少网友在春节期间开启了天天吃剩菜的生活这样的“剩宴”安全吗?哪些食物不适合二次加热?不同剩菜如何处理?剩菜“口诀”请牢记1绿叶菜→不要剩反复加热后维生素损失严重,隔夜后容易生成亚硝酸盐。处理建议:尽量当餐吃完,吃不完的尽快分装冷藏,存放别超过24小时。2根茎类蔬菜→分装冷藏反复加热后维生素损失明显
不少网友在春节期间开启了天天吃剩菜的生活这样的“剩宴”安全吗?哪些食物不适合二次加热?不同剩菜如何处理?剩菜“口诀”请牢记1绿叶菜→不要剩反复加热后维生素损失严重,隔夜后容易生成亚硝酸盐。处理建议:尽量当餐吃完,吃不完的尽快分装冷藏,存放别超过24小时。2根茎类蔬菜→分装冷藏反复加热后维生素损失明显
新华社太原2月1日电(记者马晓媛)春节假期往往是心血管疾病高发期。专家提醒,老年人、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的人群、慢性病患者等都应当关注心血管疾病风险,要注重饮食健康和作息规律,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饮酒和过度劳累。山西省心血管病医院主任医师张丽晖表示,春节期间人们很容易摄入过多高脂、高盐、高糖的食物,
清晨,在线咨询平台的界面上不停跳动着新消息,键盘声此起彼伏。“请问哪里不舒服?对药物有过敏吗?最近在服用哪些药品?”屏幕前,叮当快药的线上药师韩爱英一边快速敲击键盘,一边耐心地询问用户。冬天是感冒发烧的高发期,再加上春节期间的聚会、饮酒、作息不规律,用药需求比平时多了不少。从早上开始,韩爱英已经接待
很多癌症不是短时间内发生的,而是与日常的生活习惯息息相关。特别是一些本不该节省的“节省”,看似好习惯却可能是导致癌症的“元凶”。习惯一:食物坏一点继续吃水果烂了一小块,面包长了一点霉菌,甘蔗一小段变质了……有的人认为只要把坏掉的部分切除干净,好的地方还可以吃。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医师表示,食物发霉是
春节假期,人们日常生活规律有所打乱,加上熬夜、饮食油腻等因素,容易“睡不好”“睡不够”。对此,医学专家提示,假期也要注重调整作息。“懒觉虽美,但晚起可能打乱生物钟,节后难以调整状态。”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睡眠医学科副主任董霄松建议,公众春节假期也要尽量保持规律作息,每日睡眠时间控制在7至8小时。北京中医
春节期间,欢聚一堂,美酒虽醇,切记适量以养肝。要注意以下四点:避免空腹饮酒,让身体有所准备;细品慢酌,不急于一时;务必自我约束,控制饮酒量;酒后多饮清水,加速代谢。愿大家春节快乐,健康常伴!
今天是正月初四,春节假期刚刚过半。不过有些人已经开始焦虑,说自己患上了“节后综合征”。什么是“节后综合征”?又该怎样正确面对“节后综合征”?今天的朝“问”健康,我们就一起跟随专家来学一学。什么是“节后综合征”?北京安贞医院睡眠医学中心主任医师 谢江:很多人长假以后就会出现失眠、疲乏无力、精力不集中、
“你好,我想买头孢。”“头孢是处方药,请问有医生开的处方吗?”春节是阖家团圆的节日,在位于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的新新大药房内,执业药师冯琪照常在岗位值守,耐心为前来购药的患者及家属说明用药注意事项。无论是平日还是春节,执业药师都是人们贴心的健康管家。“春节人们难免有需要买药用药的时候。我们药房有2个执
新华社北京1月30日电题:过节别忘“护”健康 这些细节得拿捏新华社记者侠克春节期间,人们纷纷踏上探亲访友、外出旅行、欢聚畅聊的假期旅程。喜庆祥和的氛围下,呼吸道、肠道等传染性疾病传播风险也随之增加。愉快的假期里健康防护意识不能松懈,如何有效防范呼吸道疾病的侵袭?怎样科学合理地安排饮食,杜绝“每逢佳节
“到春熙路去‘赶集’啰!”就读于成都市盐道街小学的李嘉艺牵着奶奶的手来到了她的第一个“赶集”点位——春熙路商圈党群服务中心。600余平方米的活动空间充满欢声笑语,“奶奶,我先去做年灯啦!”李嘉艺径直跑到了活动中心一个摊位。今年是春节“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也是素有“百年金街”之称的春熙路开街100
年夜饭消费火热、菜品不断上新、外卖热度不减……春节来临,大街小巷年味浓郁,餐饮市场消费迎来高峰,持续激发消费动能。进入1月份,北京市西城区鼓楼马凯餐厅店经理张雪肖就在为年夜饭做准备。“我们有11个包间,除夕当天中午早早就订满了,为了满足更多顾客的用餐需求,我们把大厅大部分散台改为大桌。”张雪肖告诉记
科技日报讯 (记者张梦然)爱尔兰戈尔韦大学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创新生物打印技术,能够使打印出的组织根据细胞产生的力量而改变形状。这一成果模仿了器官在自然发育过程中经历的动态形状变化,特别适用于心脏组织的复制,在功能性生物打印器官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研究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先进功能材料》杂志上。生物打印
科技日报北京1月27日电 (记者张梦然)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开发的一项名为“CuRVE”的新技术,能在前所未有的速度、均匀性和多功能性下,高效标记完整3D组织里数百万个细胞中每个细胞的蛋白质,展示了其一天内对整个啮齿动物大脑及其他大型组织样本进行丰富标记的能力。这项成果发表在最新《自然·生物技术》杂志上
1月26日,在国家卫生健康委举办的“时令节气与健康”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米锋表示,当前,全国范围内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情况已经下降,流感样病例占比有所下降,肺炎支原体等阳性率持续下降,新冠病毒等其他呼吸道疾病继续处于低流行水平。米锋说,本次冬春呼吸道传染病都是由已知病原体所引起
喝酒脸红是由体内乙醛积累引起的,这与乙醛脱氢酶2(ALDH2)基因的突变有关。部分人群因ALDH2基因突变,乙醛脱氢酶活性显著降低,导致乙醛在体内堆积,出现脸红、心跳加速等反应。因此,喝酒脸红者反而会因无法有效代谢乙醛,更容易出现醉酒症状,同时面临更高的健康风险。喝酒脸红的人应限制或避免饮酒,而非认
临近蛇年春节,广州各大粤菜餐厅年夜饭预订情况火爆,餐厅大厅、包厢早早被订满。不少粤菜名店凭借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不断创新的服务,成为海内外宾客庆祝节日的首选之地。记者连日来走访广州粤菜餐厅,看到餐厅的装饰融入传统春节元素。大堂内,传统的中国结、春联和福字随处可见。“金蛇”造型摆件相当显眼,锦鲤年糕、糕点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27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新增消费品2163.9万种,同比增长14.1%,涉及企业32.3万家;消费品年度新增总量自2020年以来首次超过2000万,达到近5年最高值。这反映了在国家系列促进消费政策推动下,居民消费潜力得到释放,消费市场活力显著增强。数据显示,截至20
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微信公众号消息,中国物品编码中心统计,2024年,全国新增消费品2163.9万种,比上年增长14.1%,涉及企业32.3万家;消费品年度新增总量自2020年以来首次超过2000万种,达到近5年最高值。这反映了在国家系列促进消费政策推动下,居民消费潜力得到释放,消费市场活力显著增
据国家医保局网站消息,国家医保局、财政部近日发布关于有序推进省内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纳入按病种付费管理的通知。其中提出,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规范异地就医医疗服务行为,促进合理诊疗、因病施治,推动建立统一规范、内外协同、统筹平衡、安全高效的异地就医医保支付机制。2025年底前,所有省份要将省内异地住院直
提振消费,需要让百姓有钱消费,也就是增强消费能力,财政资金补贴可以发挥直接、立竿见影的效果。还需要居民具有一定收入水平和经济能力,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才能让消费升温更持续。今年春节,用新手机发出新年祝福的人将比往年更多。2025年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手机等数码产品也可以享受购新补贴,消费者热情
多年来,教科书和皮肤科医生一直告诉人们,晒伤主要与DNA损伤有关。然而,发表在《分子细胞》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表明,实际上,是RNA损伤引发了晒伤时的急性炎症反应。来自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研究团队重点关注了一种名为ZAKα的蛋白质。这种蛋白质作为细胞应激传感器,能够检测紫外线辐射对信
“当前,全国范围内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情况已经下降,流感样病例占比有所下降,肺炎支原体等阳性率持续下降,新冠病毒等其他呼吸道疾病继续处于低流行水平。”在26日举行的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米锋介绍,目前,本次冬春季流感全由已知病原体引起,还没有发现新发传染病。中国疾控中心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