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智慧助力养老 产学研用创新平台在京启动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11月15日至16日在北京举办学术大会,围绕老龄政策、科技创新、产业融合与服务实践等关键议题开展对话,以学术智慧助力“十五五”时期老龄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开幕式上,“产学研用创新平台”启用。

本次大会为期2天,包括主旨报告与七大平行会议,议题覆盖老年疾病临床、银发经济、医养结合、老年健康、志愿公益、青年发展、地方实践等领域。500多名专家学者和业界人士与会,旨在汇聚“政产学研用”多方智慧,推动理念互鉴、资源互通、协同创新,服务国家规划大局。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会长王绍忠在致辞中说,人口老龄化带来挑战,也蕴含“长寿红利”机遇。如何让老年人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共享发展成果,是重大课题。我们需立足国情,以学术确定性应对未来不确定性,用研究深度提升政策精度和服务温度。

应对人口老龄化要合国情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达3.1亿,占总人口的22.0%,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2.2亿,占总人口的15.6%。

在学术大会的主旨报告环节,民政部养老服务司司长李邦华介绍,中国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两大战略任务是:到2035年,适合中国国情的养老服务体系将成熟定型、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

民政部老龄工作司调研规划处处长任娜指出,“十五五”时期,中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将更快,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年均净增近1400万,同时叠加高龄化、少子化,应对人口老龄化形势更加严峻复杂。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健康学院院长、健康中国研究院院长、老年学研究所所长杜鹏畅谈“老龄研究的国际进展与中国比较”。他指出,单纯移植西方理论或经验,难以有效应对中国老龄化复杂的本土挑战。应深入解读中国特有的社会变迁背景、文化心理机制、制度实践逻辑,利用中国社会积淀的代际反哺模式、社区互助传统以及老年群体在知识传承、家风建设中的独特价值,为构建具有东方智慧的老龄理论提供丰富养分。

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副院长、教授,中国社会福利与养老服务协会会长吴玉韶,展望“十五五”时期养老服务政策与实践发展趋势。他预言,养老产业将向银发经济转变,人工智能将重构养老价值链,从“人力密集型”转向“数据智能密集型”。

健康是银发经济重中之重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副主任陈虎分析了“跨学科视角下的老龄化健康挑战与研究路径”。他认为,多重慢病已成为全球老年人最主要的健康威胁。他呼吁,通过跨学科合作的诊疗模式,构建多病共管、信息共享与协调的真正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体系,具体包括:

——创新老年医疗服务模式:推动建立多学科整合团队,打造“急性老年单元”,实现从单一治病向全周期健康管理的转变。

——构建智慧养老产业体系:通过开发适老化智慧产品、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提升居家养老的安全性与便利性。

——建设老年友好型社会:将健康理念融入城市规划、住房设计和公共设施建设,打造无障碍的物理与社会环境。

南开大学老龄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原新教授认为,银发经济是“双老经济”,涵盖两大维度:首先是“为老”,即向老年人提供产品或服务的经济活动;其次是“备老”,给即将进入老龄阶段做准备的经济活动,涉及面广、产业链长、业态多元、潜力巨大。

原新强调,应以全龄人口、全生命周期的视角,看待银发经济。银发经济大市场涉及衣、食、住、行、用、居、教、学、干、服、康、养、文、旅、葬等几乎所有业态。未来,老龄社会将与社会数智化相互叠加;以新质生产力推动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必由之路。

中西医与机器人多管齐下

截至2024年末,全国人均预期寿命达79.0岁,全国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抚养比22.8%,即每100名15—64岁的劳动年龄人口,要负担22名65岁以上的老年人。

中国中医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所所长、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中西医结合分会主任委员徐凤芹在介绍“中西医协同:构建中国式老龄健康服务体系新范式”时指出,中西医协同,是应对老龄健康挑战的破题关键。

徐凤芹呼吁,把中医的“整体观、辨证论治、多靶点干预”,与西医的“精准诊断、擅长攻克明确病灶”的特点有机结合,推动中医药贯穿老年健康服务全链条,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健康寿命,形成更全面、个性化的老年健康服务模式。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二级教授陈殿生指出,随着中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老年人在生活辅助、护理陪伴、功能代偿、安全监护、医疗康复等方面的需求日益旺盛。广泛使用智慧康养机器人,是应对老龄化社会的关键手段。

他称,北航在关键机型上已取得实质性进展,例如研发出的助餐机器人,能帮助失能或半失能老人完成进食动作;床椅一体化机器人,可协助老人实现卧床与坐姿的平稳转换,减轻护理负担;保姆型护理服务机器人具备陪伴、提醒服药、紧急呼叫等综合服务能力。

陈殿生提到,未来的康养机器人,不应仅替代人工、被动照护,而应融合康复医学,通过机器人辅助训练,提升老年人的运动与认知功能,实现积极康复。

在15日的学术大会上,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分别与丽水市人民政府、北京九华山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举行了“产学研用创新平台”共建启动仪式。(杨凛飞 徐倩)

上一篇:广西促进“三医”协同发展 惠民政策减轻民众就医负担
下一篇:

易网健康养生网,致力于都市养生知识的普及,推进养生理念的更新。易网养生网提供专业、完善的养生信息服务,涵盖中医养生、食疗养生、养生保健、心理养生、养生小常识、女人养生、房事养生、经络养生,爱眼护眼、养生小知识和顺时养生等。作为养生第一门户,秉承传播科学养生方法和理念将养生贯穿于日常生活,真正做到让养生大众化,全民化,科学化。祝您健康生活每一天!

相关推荐

AI创新助力预防全球健康危机

1129

世界经济论坛网站日前报道称,营养不良与饮食相关疾病每年不仅造成全球超过8.1万亿美元的经济损失,还在悄然侵蚀卫生系统、削弱劳动力素质、挤压公共预算空间。若不及时采取行动,这些问题或将引发新一轮全球健康危机。人工智能(AI)正为此开辟新的可能——通过智能科技降低疾病发生风险,减轻医疗系统压力。然而,要

助力老有所养,金融大有可为(记者手记)

1639

  个人养老金产品“货架”不断更新,数量已超过1100只;长期护理保险覆盖近1.9亿人,为老年人护理添保障;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加速落地,撬动金融资源流向养老产业……从需求端着手,夯实三支柱养老保险体系;从供给端发力,支持扩充养老设施、产品和服务,养老金融这篇大文章正在加快书写。党的二

“这里的养老服务中心,有家的感觉”

“这里的养老服务中心,有家的感觉”

1780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玉泉区石东路街道养老服务综合体,老人们在玩投壶游戏。丁根厚摄(影像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玉泉区石东路街道养老服务综合体,老人们在玩投壶游戏。  丁根厚摄(影像中国)“阿姨,请看镜头。”“咔嚓——”摄影师按下快门,一张笑脸就此定格。在陕西汉中市汉台区七里街道朱家营社

吉林省:银发经济发展主攻四类产业业态

610

近日,记者从吉林省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吉林省将养老服务、中医养生、休闲康养、医疗服务等4类产业业态作为全省银发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会上,吉林省发改委总经济师戴丽莹介绍,日前印发的《吉林省推进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提出到2030年,全省建成10个银发产业园区,银发经济成为新的增长点;到203

专家:心肌病管理当以“快”破局 AI智能诊疗体系助力实现快速筛查、诊断和管理

1211

心肌病是一类严重的心脏疾病,会直接损害心肌的结构与功能,给患者带来严重的疾病负担,甚至降低患者生存率。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葛均波教授14日对记者表示:“面对心肌病严重的疾病危害,其管理应当以‘快’破局,进一步提升诊疗效率,从而快速进入治疗与管理流程,降低疾病的危害与死亡风险

警惕养老服务消费陷阱

警惕养老服务消费陷阱

1908

当前,我国养老服务消费需求日益增长,银发经济迎来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显示,养老服务消费中一些“坑老”“骗老”行为和不良营销手段时有出现。为更好满足老年人服务需求,切实减少养老服务消费侵权事件,全国老龄办、民政部、中国老龄协会、中国消费者协会近日特别提醒广大老年消费者防范养老服

养老服务重在“适老”

1038

日前,“悠享龙江·银旅号”舒适型银发主题专列从黑龙江始发,这一专列通过对车体进行适老化改造,不仅推出文娱车厢,还设置了智慧健康屋,配备了脊柱专家理疗床、智能生物能量仪、AI健康筛查仪等专业康养设备,提升了银发游客出行体验。养老服务重在“适老”。从温馨舒适的银发专列,到设施完备的养老社区,再到贴心周到

助力基层医疗人才队伍建设(履职故事)

1928

清晨5点多,带上调查问卷和调研提纲,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以下简称“浙大二院”)院长王建安,驱车直奔舟山市岱山县。类似这样的调研,他每年都要进行好几次。为了提升浙江省内山区海岛地区的医疗水平,浙大二院与包括岱山县第一人民医院在内的7家基层医院缔结协作关系,通过常驻

 这18种病根本不用治
日常养生

这18种病根本不用治

169

现代人生活水平高,健康意识也强,稍微有一点不舒服,就喜欢去医院做个检查, 然后开一些药。但是,有很多病听起来很吓人,其实都是不用治疗的,大家不再花冤枉钱!饭后烧心:吃花

立秋后煮一煮百病消
日常养生

立秋后煮一煮百病消

116

立秋后秋燥袭来,不少人感觉身体干燥。那么怎么对付秋燥?12样日常美食煮一煮也能有好的效果。一、水煮香菜做法:把香菜洗净,切成小段后清水煮沸即可。1洗肾排毒把香菜切

入秋多吃秋葵 美国人夸其“植物伟哥”
日常养生

入秋多吃秋葵 美国人夸其“植物伟哥”

274

秋葵,在我国江西省的萍乡以及南方地区有种植,是锦葵科秋葵属植物,脆嫩多汁,滑润不腻,香味独特,被誉为人类最佳的保健蔬菜之一,主要有利咽、通淋、下乳、调经等功效,主治咽喉肿痛,小便

每天只要坚持5分钟,胜过跑步1000米!
健身方法

每天只要坚持5分钟,胜过跑步1000米!

131

想要练出完美好身材那就要运动,今天小编就和大家分享一种新的运动健身法,那就是平板支撑(plank)。供图/视觉中国平板支撑,这就是现在大多数健身房都流行无器械运动。因为它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