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新闻

专家:“铁杆烟民”容易得心血管疾病

608

今年5月31日是第33个世界无烟日。专家指出,长期吸烟的“铁杆烟民”除了容易患上呼吸道疾病,高血压、中风、主动脉瘤等心血管疾病的概率也较高,吸烟年龄越早、吸烟时间越长、每日吸烟量越大,患病的危险性越高。湖南省肿瘤医院胸部肿瘤外科中心主任王文祥介绍,一支点燃的烟会释放出4000多种的有害物质,烟草对人

健康新闻

医院“傍名牌”顽疾何以久治难愈

1468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发布《关于对知名医院等机构被冒牌问题开展清理整治的通知》称,近期部分医疗机构利用“协和”等知名医院名义对外开展经营,扰乱正常医疗秩序,造成恶劣社会影响。为促进医疗等行业规范有序发展,现决定以“协和”“华山”“湘雅”“华西”“齐鲁”“同济”“天坛”等知名医院被冒牌问题为重点,对

健康新闻

北京50家医院向河北对口医院派驻医疗队

443

记者从河北省卫生健康委获悉,日前,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协和医院等50家医院选派专科专家到河北对口医院坐诊,以方便河北患者不出省就能享受北京优质医疗资源,减轻就医负担。根据中央对口帮扶和健康扶贫部署要求,2016年北京市医疗机构与河北张家口、承德、保定市23个县(区)医院建立了精准帮扶关系,向河北派

健康新闻

饮食起居要规律对预防肝病很重要

1709

天气炎热,人们很喜欢吃生冷的东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中西医结合中心主任王宪波表示,饮食生冷对肝硬化患者很不利,患者需要在生活中更加注重饮食的搭配并规律自己的日常作息。其一,肝硬化患者胃肠道功能比较差,生冷的饮食,更容易损伤他的脾胃,容易出现腹泻、拉肚子、肠道感染。其二,肝硬化往往有门脉高压

健康新闻

北京西城出现33人集中发热排除新冠肺炎

1440

在18日举行的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西城区卫生健康委主任陈新通报一起集中发热病例情况。5月17日下午4时许,西城区疾控中心接到辖区医疗机构发热门诊报告,西城区复兴门内大街55号出现多起发热病例,经连夜排查,截至18日凌晨1时,西城区5家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共接诊该单位相关患者33

健康新闻

出现四种情况应立即去发热门诊排查

1251

从4月30日开始,北京新冠肺炎疫情应急响应由一级调至二级。那么,这期间市民去医院看病应该注意什么呢?出现发热、呼吸道症状后该怎么办呢?昨日,北京市疾控中心发布就诊提示,指引市民正确就诊就医。针对无发热但有咳嗽、咽痛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市疾控指出,若有以下四种情况之一的,应立即前往发热门诊排查就诊:一

健康新闻

眼科急症如何处理?

1980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 诱因:患者劳累,情绪激动,生气,在暗环境下。 症状:1.虹视(看灯光有彩色光环),视力明显下降,或仅存光感。 2.剧烈眼痛、同侧偏头痛,甚至伴随恶心、呕吐等症状。 判断:1. 患者或者家属可用手指交替按压眼球,根据眼球的硬度判断眼压; 2. 可借助手电光观察患者的眼

健康新闻

“睡得香”也是病?心血管患者尤其要注意

1178

近日,随着复工复产的有序开展,人们的生活节奏陡然加快。重新返岗后,许多人发现自己出现晚上入睡难、晨间早起乏等一系列睡眠问题及障碍,面临着作息规律的重新调整定标,而这对于心血管疾病人群更是雪上加霜。如何更深入地了解睡眠,对于心血管患者的健康管理意义重大。睡眠剥夺,心血管最受伤人生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

健康新闻

为什么甲减症状出现反复?专家:复查甲状腺功能是关键

99

老觉得疲惫乏力、贪睡嗜睡,被朋友们笑称得了“懒癌”,自己也觉得浑身不舒服,怎么睡都睡不醒。专家提醒,出现不明原因的“懒、胖、弱”症状,当心“甲减”作怪。甲减,即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其一大特点,就是症状的隐匿性。浙江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武晓泓说,甲减比甲亢更为常见,但因症状隐蔽,近98%的患者不知

健康新闻

医保结算清单数据指标共190项

1013

昨天,国家医保局发布《医疗保障基金结算清单填写规范(试行)》,统一医保结算清单数据采集标准。按照规范,医保结算清单数据指标共有190项,其中基本信息部分32项、门诊慢特病诊疗信息部分6项、住院诊疗信息部分57项、医疗收费信息部分95项。据了解,医疗保障基金结算清单(简称“医保结算清单”)是指医保定点

健康新闻

这次会议,中央明确下一步战"疫"工作这么做

574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5月6日召开会议,听取疫情防控工作中央指导组工作汇报,研究完善常态化疫情防控体制机制。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梳理公开报道,这是自1月25日以来,习近平第10次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对疫情防控等工作进行专题研究,在关键节点对当前疫情形势作出重大判断

健康新闻

关注强直性脊柱炎:“竹竿病”到底有多凶险?

387

脊柱就好比是人体的“承重墙”,重要程度可想而知。可偏偏有一种疾病让这堵“墙”面临“变形”风险,它就是强直性脊柱炎。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曾小峰说,强直性脊柱炎是致残性非常明显的一种慢性疾病,疾病发展到后期,会导致患者颈部无法活动。强直性脊柱炎还有一个通俗的名字,叫“竹竿病”,意为病情严重的患者就

健康新闻

戴口罩、勤洗手,就是对自己最好的保护

512

3月下旬以来,除境外输入病例,中国内地新增确诊病例大幅降低。但是,同时“无症状感染”与核酸检测“复阳”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4月1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在新闻发布会上透露,全国累计报告无症状感染者已达6764例。随着4月8日武汉的解封,目前全国大部分地区已经或即将复工复学

健康新闻

北京明确对八类人员必须核酸检测

1974

为进一步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总要求,推进核酸检测“应检尽检”,在昨天举行的第86场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市卫健委新闻发言人高小俊表示,北京疫情防控领导小组近日印发工作方案,明确对八类人员实施核酸检测。高小俊介绍,涉及的八类人员分别为:一是新冠肺炎病例和密切接触者。对

健康新闻

国家卫健委:13日起各省每日报送前一日核酸检测情况

295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巩固成果提高医疗机构新冠肺炎防控和救治能力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要求各地对医疗机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情况进行日报告。各省(区、市)于每日12:00前报送前一日检测情况,首次报送时间为4月13日。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情况日报表》,

健康新闻

升级无症状感染者管理重在防疫情扩散

84

在4月2日的新闻发布会上,针对无症状感染者的监测和管理办法,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监察专员王斌介绍,目前无症状感染者的报告、流行病学调查和密切接触者管理的要求和确诊病例是基本一致的。为什么现在要对无症状感染者和密切接触者升级管理,理由是,避免病毒的传播和疫情扩散。新加坡的一项研究表明,无症状感染者在发

健康新闻

小汤山医院首位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

257

3月30日,北京小汤山医院首位入院治疗的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自3月16日重建后的小汤山开门迎诊以来,截至3月28日24时,已累计接收境外来(返)京需筛查人员2002人,其中包括机场转运1682人,各区隔离观察点转运320人,累计确诊病例43例。从53天重建、24小时不间断候诊、中西医联合治疗到患者

健康新闻

居家隔离别摸黑玩手机,小心诱发急性青光眼

765

防疫期间,居家隔离,除了吃饭睡觉,玩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也成为居家必备项目:刷短视频、打游戏、熬夜追剧等等,就连一些小学生也要用手机、电脑学习课程。“虽然手机、电脑等智能产品给我们生活学习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丰富了我们的娱乐方式,但是也要坚持适度原则,尤其是关灯玩手机更加不可取。值“世界青光眼周”之际

健康新闻

青光眼致盲不可逆五大类人群需注意

1972

目前,全球约有超过6000万原发性青光眼患者,是全球第二大致盲性眼病和排名首位的不可逆致盲性疾病,其发病隐蔽,早期难以发现,故被称作“盗走光明的小偷”。今年3月8日-14日是“世界青光眼周”,其主题为“视神经一张照,青光眼早知道”。全国防盲技术指导组委员,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防盲学组委员,中南大学爱

健康新闻

武汉:3月底恢复定点医院正常医疗秩序

481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向好,但普通患者就医需求也越来越突出。12日下午举行的湖北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第44场新闻发布会上,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医疗救治组医疗组组长白祥军介绍说,在中央指导组医疗救治组的指导下,武汉计划在3月底分4批恢复定点医院正常医疗秩序,逐步满足广大市

健康新闻

钟南山:全球合作方能尽早结束疫情

365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我国疫情防控进入关键阶段,接下来怎么做?3月12日,在广东省人民政府召开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回应。  全球互相交流非常重要钟南山院士表示,很多省已是零增长,在国内看起来,在高度的联防联控机制下,我们取

健康新闻

专家支招:疫情期间能否看牙、有否风险、如何防护?

1675

俗话说“牙疼不算病,疼起来真要命”。一些口腔急症,例如,急性牙痛、牙外伤、口腔颌面部创伤和感染等急症,需到医院治疗。口腔恶性肿瘤的治疗不宜耽误,也要限期住院治疗。然而,新冠肺炎传播的主要途径是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疫情防控期间能不能看牙、看牙是否有风险、什么情况能到医院就诊、到医院看牙是否放心

健康新闻

得了胆囊结石四招可防胆绞痛发作

516

胆囊结石患者容易发生胆绞痛,发作时痛不欲生,严重者需就医。目前到医院就诊有交叉感染风险,怎么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东院外一科赵振献副主任医师指出,胆囊结石患者可通过四种方法来避免胆绞痛的发生,待疫情过后再做手术治疗。但他强调,如果疼痛剧烈,伴有或不伴有黄疸或者发热者,建议在做好个人防护的情况下,立

健康新闻

“一米线”是文明线也是健康线

859

疫情防控期间,“一米线”的话题热了起来。2月22日下午,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疫情防控工作举行第二十八场新闻发布会,北京市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高小俊介绍,在全市医疗机构推广患者排队交费“一米线”行动,加强人员疏导、避免聚集。除此之外,北京市还将全面推广“一米线”行动,在商场、超市等场所以及公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