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人身伤害 如何正确主张误工费?

在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中,误工费是常见的赔偿项目之一。无论是交通事故还是其他侵权纠纷,受到人身伤害的一方都有可能因受伤而无法正常工作,以致收入受损。那么,在提起诉讼时如何主张误工费?应该怎么举证?

案例一

靠住院延长误工期使不得

2024年6月28日,赵南驾驶小轿车时与骑行电动自行车的老刘发生交通事故,造成老刘受伤,交管部门认定赵南负事故全部责任,老刘无责任。事故发生后,老刘于2024年6月28日被送往医院住院治疗外伤,其间老刘自行转院回老家医院治疗,最终于2024年10月7日出院,共计住院101日。因双方对赔偿问题无法达成一致,老刘将赵南诉至法院,要求赵南赔偿误工费等各项损失。其中就误工费一项,老刘主张住院101日,产生相应误工损失并提交住院病历为证。赵南对老刘误工期101日不予认可,认为老刘“小病大养”,称老刘早就已经痊愈,但迟迟不肯出院。

为查证老刘的住院治疗情况,法院要求老刘提交住院期间的完整病案材料,包括但不限于长期医嘱单、临时医嘱单及CT报告单等材料。经审查,法院发现:2024年8月27日出院病案记载老刘外伤已经痊愈;2024年8月28日转院后,医院并未为老刘开具实质性的诊疗项目,仅是针对老刘原有的糖尿病等内分泌问题进行养护调理。

法院经审理后认为,根据老刘病历记载情况,可认定2024年8月27日老刘所受外伤已经痊愈,2024年8月28日至2024年10月7日住院就医与交通事故无关,故认定交通事故所致伤情的合理误工期为2024年6月28日至8月27日。

【法官说法】

通常,误工期是指受伤后需要住院治疗以及居家休养的合理期间。法院会根据病休证明、病休医嘱等判断病休的合理性;如有必要,伤者还可以申请司法鉴定,由法医根据具体伤情,给予合理的误工期建议。但不能就此认为,只要“住院”,住院期间就可以主张误工费。

本案中,老刘在外伤痊愈医嘱出院的情况下,继续住院治疗其原有的糖尿病等内分泌问题,试图通过此种方式延长误工期,这种行为违背了诚实信用原则,法律必然会给予否定性评价,因此对老刘“泡病假”期间的误工费,法院没有支持,该部分扩大的损失只能由老刘自行承担。

以本案为例,对于伤者的伤情,只要临床认为“治好了”,那么即使还在“住院”或者“不上班”,法院往往也不会支持后续期间的误工费,想要通过“泡病假”甚至“空挂床”的方式多拿误工费,并不会得到法院支持。

案例二

虚开收入损失不可行

2023年9月,吴鹏骑行电动自行车时与行人小李相撞发生交通事故,交管部门认定吴鹏全责。因双方对赔偿问题无法达成一致,小李将吴鹏诉至法院,主张误工费等各项损失。小李为证明误工费2万元,向法院提交了病历、医嘱以及公司出具的《误工证明》,载明交通事故后病休2个月扣发工资2万元。吴鹏对此不予认可,主张《误工证明》虚开损失金额。

为查明小李的真实误工损失,法院要求小李补充提交受伤前及养伤期间的银行明细等证据。经比对,法院发现银行明细反映出的误工损失金额确实与《误工证明》的记载损失金额不一致。因此,法院没有采信《误工证明》所载内容,而是根据小李的收入受损情况判决吴鹏赔偿小李误工费8000元。

【法官说法】

通常,为了证明误工损失,伤者会向法院提交《误工证明》,《误工证明》一般会写明因为何事请假几天、扣发工资多少,但是仅凭《误工证明》主张误工费,往往无法得到法院支持。

误工损失,顾名思义是指因误工而减少的收入,简单来说就是因为误工而扣了多少工资。最直接的证据并不是《务工证明》而是工资发放记录。本案中,小李虽然提交了《误工证明》,但是法院仍然要求小李补充提交银行明细,就是为了查明小李真实的误工损失情况。根据伤者有无固定工作及收入分为两种情况:

1.伤者有固定工作及收入的:可以提供劳动合同、工资单、银行流水、个人所得税扣缴明细等材料。

2.伤者没有固定工作及收入的:为了尽可能准确地展现收入水平,伤者可以提供自己近三年的收入情况证明,如银行流水、转账记录、劳务合同等,通过与受伤误工期间的收入对比,可以确定是否存在误工损失及损失金额。如不能举证证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状况的,法院有可能会参照当地相同或者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作为计算依据;但如果受害者不能证明平时务工的持续性、稳定性以及连续性,那么法院有可能参照个人所得税起征点酌定收入标准,进而判决误工费。

案例三

年休假冲抵病假无妨

2022年8月12日,老周驾驶小轿车追尾曹鹏,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曹鹏受伤,交管部门认定老周为全责。事后因双方就赔偿问题无法达成一致,曹鹏将老周及保险公司诉至法院,要求赔偿误工费等各项损失。曹鹏主张误工期为2022年8月12日至2022年12月31日,并提交住院病历、医嘱证明、考勤表及工资发放的银行明细为证。

老周及保险公司提出:曹鹏的考勤表及工资流水显示,8月份0缺勤、工资正常发放,9月至12月病假、工资确有部分减少,不同意支付8月份误工费,但同意依法核算9月至12月误工费。对此,曹鹏解释称,8月至10月一直住院治疗,有住院病历可以证明,因为8月住院期间使用年休假冲抵了病假,所以8月工资没有减少,正常发放;10月住院后遵医嘱卧床静养,有医嘱和复诊病历可以证明。

法院经审理后认为,根据曹鹏住院事实、伤情及医嘱情况,8月份曹鹏确因交通事故受伤而离开工作岗位,实际上存在误工。虽8月份考勤全勤、工资没有减少,但不能否认误工事实;曹鹏使用年休假冲抵病假,并不意味着侵权人老周可以减轻赔偿责任。因此,结合曹鹏平时收入情况,法院判决老曹及其保险公司向曹鹏支付2022年8月12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间误工费3.6万元。

【法官说法】

带薪年休假是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根据劳动法规定,员工连续工作满一定年限后享有带薪休假的权利,比如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年休假期间工资按照正常出勤发放。

本案中,曹鹏的考勤表显示8月全勤,工资流水明细显示8月份工资没有减少,但结合住院病历可知,该段期间曹鹏正在住院接受治疗。但工资没有减少,确是曹鹏以牺牲本年度带薪年休假为代价。假设,曹鹏并未使用年休假冲抵8月份的病假,那么用人单位势必会因此扣罚曹鹏的相应工资,老周必定要赔偿8月份误工损失,而曹鹏可以在康复后,正常的享受带薪年休假或者不请休带薪年休假而是从用人单位领取未休假工资。因此,是否使用年休假冲抵病假,是曹鹏的权利,侵权人老周并不应因此而减轻其应当承担的赔偿责任。

换言之,用年休假冲抵病假,是伤者的自愿选择;用年假冲抵病假,虽工资照常发放,但对伤者应享有的休假权益造成了损害,侵权人不能因此免除或减轻其本应承担的赔偿责任。

文/陈雅楠申杨(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

法官提示

在遭遇人身伤害时,在民事诉讼中主张误工费于法有据,但伤者对于具体的误工期、误工费仍负有举证责任,伤者仍需要提举充分有效的证据,如病历、医嘱、误工证明、银行流水等证明实际的误工期及误工损失。夸大误工期或误工损失的做法在实践中并不可取,法院并不会因为“伤者”受伤的事实而偏向伤者,放松裁判审查标准。(文中人物均系化名)

上一篇:着力推动健康消费提质升级
下一篇:

易网健康养生网,致力于都市养生知识的普及,推进养生理念的更新。易网养生网提供专业、完善的养生信息服务,涵盖中医养生、食疗养生、养生保健、心理养生、养生小常识、女人养生、房事养生、经络养生,爱眼护眼、养生小知识和顺时养生等。作为养生第一门户,秉承传播科学养生方法和理念将养生贯穿于日常生活,真正做到让养生大众化,全民化,科学化。祝您健康生活每一天!

相关推荐

2024年08月31日每日养生小知识健康简报,星期六!健康是一种生活态度!

2024年08月31日每日养生小知识健康简报,星期六!健康是一种生活态度!

1172

2024年08月31日健康养生简报,星期六!在这里,生活原来可以更健康!健康新闻1、中医养生夜校一课难求“到医院上课”成新潮流2、上海:新学期临近眼科及口腔门诊迎就诊高峰3、被低估的藻类食物你了解吗?4、怎样孕育健康小宝宝?(健康生育观)5、不能让“双日期”月饼在市场上浑水摸鱼6、紧扣服务二字扩大消费增量7、我国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8.6岁8、戒烟能让心血管风险减半9、食盐可提升免疫细胞抗癌能力10

2024年08月30日每日养生小知识健康简报,星期五!健康是一种生活态度!

2024年08月30日每日养生小知识健康简报,星期五!健康是一种生活态度!

384

2024年08月30日健康养生简报,星期五!在这里,生活原来可以更健康!健康新闻1、我国消费品品种突破2亿种2、猴痘病毒扩散中防控措施待加强3、爱上户外“撒野”跑步骑行成运动“顶流”4、孤独感让人更容易遭遇噩梦的困扰5、古代也很重视心理健康6、人们离手机越远就越容易集中注意力7、工作产生纠纷上网“宣泄”可行吗?8、养老服务业为何开始吸引年轻人9、消费品以旧换新释放内需潜力10、改善供给拓展服务消费

2024年08月29日每日养生小知识健康简报,星期四!健康是一种生活态度!

2024年08月29日每日养生小知识健康简报,星期四!健康是一种生活态度!

1111

2024年08月29日健康养生简报,星期四!在这里,生活原来可以更健康!健康新闻1、功能饮料营养丰富可以提神,熬夜可以喝?2、空调节能有新招(身边的创新)3、呵护乡野间的医者仁心(纵横)4、秋季传染病多发,如何做好防护(服务窗)5、中非卫生健康合作共筑非洲“健康屏障”(观象台·“八大行动”结硕果⑥)6、不增加个人负担“房屋养老金”如何造福于民7、管好用好房屋养老金8、首发经济激活消费一池春水9、治

2024年08月28日每日养生小知识健康简报,星期三!健康是一种生活态度!

2024年08月28日每日养生小知识健康简报,星期三!健康是一种生活态度!

1705

2024年08月28日健康养生简报,星期三!在这里,生活原来可以更健康!健康新闻1、儿童整牙,并非越早越好(服务窗)2、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家庭共济更便捷3、房屋养老金公共账户由政府负责建立4、七种常见的吃药方法是真坑5、产检费用纳入居民医保门诊保障6、“你抢不到,我能抢”免费景区“黄牛票”乱象何解7、居民医保待遇水平持续提升8、医疗资源“沉下去”优质服务“身边来”9、汇聚多方合力,完善高质量便民生活

2024年08月27日每日养生小知识健康简报,星期二!健康是一种生活态度!

2024年08月27日每日养生小知识健康简报,星期二!健康是一种生活态度!

1313

2024年08月27日健康养生简报,星期二!在这里,生活原来可以更健康!健康新闻1、8类家电以旧换新最高单件补贴2000元2、扩大普惠型养老服务覆盖面3、“新中式养生”引领健康消费4、开拓绿色消费新路径5、“从0到1”打造自己的创新药6、营造清朗的健康科普环境7、警惕伪科普,拥抱真健康8、神经元产生“共同涟漪”过程揭秘9、脑电图技术将走向何方10、通用流感候选疫苗动物实验效果显著四季养生1、秋冬养

2024年08月26日每日养生小知识健康简报,星期一!健康是一种生活态度!

2024年08月26日每日养生小知识健康简报,星期一!健康是一种生活态度!

676

2024年08月26日健康养生简报,星期一!在这里,生活原来可以更健康!健康新闻1、夜尿频多就是肾不好吗?2、手术时,全身麻醉会让人变傻、变笨吗?3、隔夜西瓜到底能不能吃?4、青少年、儿童群体有哪些方法可以有效减重?专家解析5、防晒指数越高防晒霜效果越好吗?6、全国残疾预防日:科学防治脑卒中远离残疾7、2024年08月25日每日养生小知识健康简报,星期日!健康是一种生活态度!8、立秋后多吃这些蔬果

2024年08月25日每日养生小知识健康简报,星期日!健康是一种生活态度!

2024年08月25日每日养生小知识健康简报,星期日!健康是一种生活态度!

551

2024年08月25日健康养生简报,星期日!在这里,生活原来可以更健康!健康新闻1、立秋后多吃这些蔬果2、大预医创意科普让健康知识触手可及3、今日出伏养生需知“三宜三忌”4、聚焦智慧医检4.0时代:如何让医检服务更精准?5、氟泽雷塞片获批上市专家希冀推动肺癌精准治疗发展6、“小胖墩”日益增多专家:儿童肥胖危害多健康关口需前移7、玩游戏“晕3D”何解?专家支招8、2024年08月24日每日养生小知识

2024年08月24日每日养生小知识健康简报,星期六!健康是一种生活态度!

2024年08月24日每日养生小知识健康简报,星期六!健康是一种生活态度!

1522

2024年08月24日健康养生简报,星期六!在这里,生活原来可以更健康!健康新闻1、HPV疫苗如何从一针难求到随来随打2、对集采串标追查到底才能守护好医患共同利益3、北京市居民平均期望寿命达82.51岁4、2024年“最美医生”分享从医经历和体会5、AI陪诊师上岗带来就医新体验6、我国加强短缺药品保供稳价7、覆盖人群更多服务范围更广8、医防协同,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健康焦点)9、心脏病患者能否

 这18种病根本不用治
日常养生

这18种病根本不用治

169

现代人生活水平高,健康意识也强,稍微有一点不舒服,就喜欢去医院做个检查, 然后开一些药。但是,有很多病听起来很吓人,其实都是不用治疗的,大家不再花冤枉钱!饭后烧心:吃花

立秋后煮一煮百病消
日常养生

立秋后煮一煮百病消

116

立秋后秋燥袭来,不少人感觉身体干燥。那么怎么对付秋燥?12样日常美食煮一煮也能有好的效果。一、水煮香菜做法:把香菜洗净,切成小段后清水煮沸即可。1洗肾排毒把香菜切

入秋多吃秋葵 美国人夸其“植物伟哥”
日常养生

入秋多吃秋葵 美国人夸其“植物伟哥”

274

秋葵,在我国江西省的萍乡以及南方地区有种植,是锦葵科秋葵属植物,脆嫩多汁,滑润不腻,香味独特,被誉为人类最佳的保健蔬菜之一,主要有利咽、通淋、下乳、调经等功效,主治咽喉肿痛,小便

每天只要坚持5分钟,胜过跑步1000米!
健身方法

每天只要坚持5分钟,胜过跑步1000米!

131

想要练出完美好身材那就要运动,今天小编就和大家分享一种新的运动健身法,那就是平板支撑(plank)。供图/视觉中国平板支撑,这就是现在大多数健身房都流行无器械运动。因为它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