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国3》口碑下滑 导演组回应质疑

资料图

《舌尖上的中国3》口碑下滑,导演组回应质疑——

市场环境有变,需要创新和突破

本报讯(记者李夏至)暌违四年,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终于在今年春节回归了央视。不过,相对于前两季优秀的口碑,第三季在豆瓣网目前仅得到了4.3分的低分评价,这也让《舌尖3》遭遇滑铁卢的说法甚嚣尘上。

第三季延续了《舌尖》系列纪录片以主题分集的习惯,共分为“器”“香”“宴席”“食养”“厨人”“酥”“节气”“融合”八集,分别介绍了中国美食的器具、小吃、点心、医食同源等特色。虽然介绍小吃的第二集《香》中,分集导演黄鹤带领团队用8个月时间去了20个城市,接触了136个人物,调研及拍摄120种小吃,但最后的呈现依然让不少观众认为“故事大于美食”“说教味道太浓”“舌尖的味道变了”。

对此,第三季总导演刘鸿彦解释称,新一季的主题是希望在呈现令人垂涎欲滴的美食基础上,增加美食的文化感和历史感,因此导演组通过大量前期调研、学术研讨,对中国菜肴的前世今生进行了溯源。比如,团队曾为白菜去了四五趟扬州,还找到农业大学专门研究农史、蔬菜史的专家,辗转多地去查资料,花费大量心血,只为搞清白菜从北方到南方是怎么演变的,中国白菜又是怎么传到韩国的。

“美食背后的文化和文明,才是《舌尖上的中国》系列的根和魂。第三季不仅诠释中国的美食和人,也尝试去理解其所根植的文化沃土与时代的流转。”刘鸿彦说,这种主题上的改变可能会让观众觉得不太适应,但这种定位的创新,又是第三季导演组必须去做的。她直言,《舌尖1》播出时,全国有40档到50档美食节目,而现在有大约400档到500档美食节目出现在荧屏上。此外,还有“寻味”系列、“味道”系列、“一城一味”系列等几乎覆盖每一个省市的美食纪录片,美食纪录片的市场环境,已不可同日而语。在她看来,如今观众的期待和反馈都已不同,在前两季的基础上,第三季如果没有更多的创新、突破和发展,受众也不会满足。

有观众认为,第一集《器》过多的阐述厨具,显得本末倒置,“本来是看美食,结果却对铁锅感兴趣。”对此,刘鸿彦解释说,这种分集的排列组合其实经过了慎重的考虑。该集导演骆永红表示,“器具”放在第一集,是因为所有的食物再精美,它的源头离不开灶,离不开锅,离不开食器和盛器。以铁锅为例,它的意义不仅体现在成就了鲁菜,还体现在因有铁锅才有了“炒”,而“炒”在中国烹饪史上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之所以做这样的结构,其实是有内在的思考、逻辑和表达体系的。大家都说中国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但是这个博大精深的东西到底是什么?不仅仅是这个食材是怎么加工的,背后肯定有更深层的东西。我们希望呈现食物是怎么做的,再把背后附着的根源的东西挖掘和呈现出来。”刘鸿彦说。

上一篇:中国中药协会首次发声:阿胶疗效确切 否定有违科学
下一篇:医保改革下一步:门诊统筹逐步替代不完美的个人账户

易网健康养生网,致力于都市养生知识的普及,推进养生理念的更新。易网养生网提供专业、完善的养生信息服务,涵盖中医养生、食疗养生、养生保健、心理养生、养生小常识、女人养生、房事养生、经络养生,爱眼护眼、养生小知识和顺时养生等。作为养生第一门户,秉承传播科学养生方法和理念将养生贯穿于日常生活,真正做到让养生大众化,全民化,科学化。祝您健康生活每一天!

相关推荐

跨国药企的2017:创新药拉动增长 政策红利加码中国

跨国药企的2017:创新药拉动增长 政策红利加码中国

1129

供图/21世纪经济报道跨国药企的2017:创新药物拉动增长政策红利加码中国市场本报记者卢杉上海报道导读由于中国2017年的改革政策利好新药研发及上市,跨国药企对中国市场的倾斜度越来越高。抗肿瘤药,抗病毒药如丙肝、HIV,罕见病药加速在中国市场申报上市。年关例行看财报。截至2月8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

《自然》展望2018年生物医学技术突破:癌症疫苗研发

《自然》展望2018年生物医学技术突破:癌症疫苗研发

1896

15年前,对人类基因组进行测序需要花费大约30亿美元,而今只需数千美元。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新的一年又会有哪些令人期待的突破?英国《自然》杂志近日采访了生物医学领域的专家,为人们梳理出有望改变2018年生命科学研究面貌的技术和课题,其中包括为转录组绘图、促进癌症疫苗研发、建立科学物联网等。为转录组绘图

莎普爱思新专利被宣布无效 神药风波背后创新能力不足

莎普爱思新专利被宣布无效 神药风波背后创新能力不足

454

【环球网综合报道记者李青云】2017年年末,因“虚假广告”负面缠身的莎普爱思,在2018年开年就遭遇不利。1月17日,莎普爱思公告称,公司实用新型专利“一次性单剂量药用低密度聚乙烯滴眼剂瓶”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因创新性不足宣布全部无效。莎普爱思表示,&ld

首届上海医改十大创新举措评选揭晓,将在全市推广服务患者

首届上海医改十大创新举措评选揭晓,将在全市推广服务患者

161

1月14日,首届“上海医改十大创新举措”评选正式揭晓。该活动是在上海市医改办、上海市卫生计生委指导下,《解放日报》社联合上海市卫生和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办。推选活动自2017年10月启动以来, 共收到办医主体、医疗卫生机构、市级卫生计生相关学会(协会)等推荐申报的77项举措。经

复星医药公布2018年首次投资计划,拓展海内外医药创新业务

317

1月10日晚间,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00196.SH,下称“复星医药”)公布了2018年的首次投资计划,称拟斥资1.02亿元人民币对子公司上海复拓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下称“复拓生物”)进行增资,同时,还将与复星国际共同投资5000万美

首部中国版药品“橙皮书”发布 用制度保障药品创新和仿制

1743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近日发布《中国上市药品目录集》(下称《目录集》)。这对于中国这一仿制药大国来讲,作用不可估量。“上市药品目录集”在美国被称为药品“橙皮书”。国家食药监总局药品审评中心负责人表示,《目录集》代表了2年多来药审制度改革推进的成果。为

获诺奖2年屠呦呦已有突破性发现 2018还将憋大招

获诺奖2年屠呦呦已有突破性发现 2018还将憋大招

1814

原标题:获诺奖2年后,屠呦呦团队已有突破性发现,2018还将“憋大招” ★ 屠呦呦,1930年生,浙江宁波人。2015年10月,因其发现的青蒿素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屠呦呦成为史上首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 获诺奖2年来,屠呦呦团队正式发表15篇科研论

进口创新药接受境外临床试验数据

进口创新药接受境外临床试验数据

890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该文件被认为是针对我国当前药品医疗器械创新面临的突出问题、着眼长远制度建设的一份重要纲领性文件。9月13日,江西抚州,江西回音必(东亚)药业有限公司内,塑瓶输液生产线上工人正在生产。图/

 这18种病根本不用治
日常养生

这18种病根本不用治

169

现代人生活水平高,健康意识也强,稍微有一点不舒服,就喜欢去医院做个检查, 然后开一些药。但是,有很多病听起来很吓人,其实都是不用治疗的,大家不再花冤枉钱!饭后烧心:吃花

立秋后煮一煮百病消
日常养生

立秋后煮一煮百病消

116

立秋后秋燥袭来,不少人感觉身体干燥。那么怎么对付秋燥?12样日常美食煮一煮也能有好的效果。一、水煮香菜做法:把香菜洗净,切成小段后清水煮沸即可。1洗肾排毒把香菜切

入秋多吃秋葵 美国人夸其“植物伟哥”
日常养生

入秋多吃秋葵 美国人夸其“植物伟哥”

274

秋葵,在我国江西省的萍乡以及南方地区有种植,是锦葵科秋葵属植物,脆嫩多汁,滑润不腻,香味独特,被誉为人类最佳的保健蔬菜之一,主要有利咽、通淋、下乳、调经等功效,主治咽喉肿痛,小便

长寿到底和什么有关?应该如何去养生?
日常养生

长寿到底和什么有关?应该如何去养生?

130

平时要养生、不是老了再养生许多人认为养生是老人的事,年轻时无须养生。其实,养生要从娃娃抓起,正如机器要从新时保养。一旦零件有损,养生为时已晚,效果必将大打折扣。没病多检

清理血液垃圾吃它就管用
日常养生

清理血液垃圾吃它就管用

124

血液是滋养身体的源泉,它流遍全身的组织和器官。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血液中也会出现一些“垃圾”,如果它们不能被及时“清理”,就会造成血液不清洁,变得黏稠,流通不顺畅,从而影响健康。这时,不妨通过一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