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养生

“干果之王”健脾补肾!搭配这几种食材更优

127

秋风阵阵,落叶飞舞,空气中充满了惬意温馨,而眼下也快到了吃栗子的季节,秋风徐来,香气四溢,捧着一包暖暖的栗子,一口咬下去,甜甜的、软软糯糯的,满嘴都是秋天的味道。板栗,俗称栗子,别名毛栗、栗果等,素有“干果之王”美誉,它的果实味道鲜美,风味独特,粉质细腻,是来自深山的馈赠,野生的栗子果是像蒜瓣一样围

日常养生

“千寒易除,一湿难去” 三伏祛湿有妙招

595

伏天是一年之中气温最高、湿气最重、最为闷热潮湿的季节,尤其是今年夏季降雨频繁,湿热难耐。高温和湿气双重夹击,让人胸闷气短。如果湿气长期藏于体内无法排除,体内的湿气越来越重,容易让人感到倦怠、乏力、烦躁。俗话说:“千寒易除,一湿难去。”如何才能有效预防和祛除体内湿气呢?脾胃养护在祛湿方法中占有重要地位

四季养生

适宜春季吃的健脾美食

491

《黄帝内经》记载“春夏养阳”的养生原则,意思是春天在饮食方面适宜多吃温补阳气的东西。今天就来为你盘点适宜春季吃的健脾美食。适宜春季吃的健脾美食1、菠菜蛋卷功效:青色入肝,易于消化,养肝调肝。原料:鸭蛋、菠菜、盐、黑椒粉做法:鸭蛋4个打成蛋液,菠菜切末,将两者混合后,加入盐跟黑椒粉,拌均匀;锅热后,用

日常养生

霜降健康养生:补冬比不上补霜降!请注意这几个方面

1449

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之一的霜降,也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认为气肃而凝,露结为霜,这既是秋季肃杀之气的鼎盛时期,也是冬季寒冷之气的开始时期。霜降节气开始,昼夜温差逐渐加大,阳气蛰伏于内,而阴气开始旺盛,俗话讲“霜降杀百草”,意思就是霜降过后,植物开始逐渐失去生机,树叶开始变黄变红,逐

日常养生

吃啥最健脾养胃修补胃

626

健脾养胃便是要避免欠佳饮食结构对胃肠的刺激性,而且缓解胃肠的消化吸收压力;而修补胃黏膜规定摄取充裕且平衡的营养元素,尤其是优质蛋白、维他命和矿物,但要限定精制糖业和高脂胆固醇高食材对胃肠发炎的负面影响。今日大家就来讲下吃啥最健脾养胃修补胃。吃啥最健脾养胃修补胃1.纯蜂蜜纯蜂蜜有非常好的健脾养胃功效,

日常养生

当下肺好是最重要的!来看中医养肺6大攻略

93

频发高发的流行性感冒、咳嗽、哮喘、鼻炎及呼吸道感染均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及心身健康,与此同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已成为与高血压、糖尿病“等量齐观”的主要慢性疾病,我国约有慢阻肺患者9990万人,防控形势不容乐观,肺脏保养已成为当务之急。肺最主要的功能是主气司呼吸,主行水,朝百脉主治节。肺

日常养生

惊蛰节气 中医养生有讲究!

378

3月5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惊蛰。所谓“惊”,即惊动,“蛰”是指蛰伏在泥土中的昆虫,惊蛰,则指春雷惊醒了冬眠的蛰虫。惊蛰时节,天气变暖、雨水渐多、春雷乍动、万物生机盎然,是个养生好时节。那么,惊蛰时节该如何养生呢?舒展经络,调和气血人体经历了长时间的冬,阳气尚未完全透达于全身,此时不宜进行过于剧烈的运动

日常养生

雨水时节吃薏仁,健脾驱寒巧养生

193

文: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营养科 魏帼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是反映雨量变化的节令,它表示从这以后,我国大部分地区将停止降雪,开始下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所以从雨水时节开始,天气将渐渐回暖,

健康新闻

菌菇番茄虾滑煲滋补强身

207

推荐:广东省中医院临床营养科主要功效:健脾开胃、滋补强身推荐人群:为新年一家老小奉上,高尿酸人群不宜过多食用。材料:蘑菇100g、香菇100g、茶树菇100g、番茄500g、虾滑250g、生姜适量(3~4人量)。烹调方法:以上菌类均可采用鲜品,蘑菇、香菇清洗干净后切片,茶树菇切小段,番茄切块。在锅中

健康新闻

白胡椒腐竹鲫鱼汤适用于脾胃虚寒的人群

811

推荐:广东省中医院临床营养科主要功效:温中散寒、健脾和胃推荐人群:冬季养生汤水,尤其适用于脾胃虚寒,消化功能欠佳的人群。材料:白胡椒5g、干腐竹50g、鲫鱼1条(约400g)、生姜适量、香菜适量(3~4人量)。烹调方法:白胡椒稍碾碎(胡椒粉亦可),腐竹用清水浸泡至软,鲫鱼斩杀后去腮内脏、刮去鳞片及腹

日常养生

栗子益气健脾、美容养颜 吃法也有讲究!

1765

秋天到了,又是栗子季,热乎乎软糯糯的糖炒栗子是很多朋友的心头好,秋天吃栗子应该怎么吃?栗子对人体有什么好处?今天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关于栗子的营养价值。栗子有“干果之王”的美称,也被誉为“人参果”。中医认为栗子味甘,性微温,有益气健脾、美容养颜的作用,是很有营养价值的食物。可是,由于栗子含淀粉多,多吃

日常养生

芡实祛湿健脾、益肾固精 该如何挑选?

371

广东人对芡实都不陌生,芡实又称鸡头米、鸡头莲、刺莲等,具有益肾固精、补脾止泻、祛湿止带功效,有“水中桂圆”的美誉,是家庭煲汤常用的食材。比如说这段时间岭南地区溽热难耐,很多人湿困缠身,煲汤时就特别适合放些芡实,利用它祛湿健脾的功效。那么该如何挑芡实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陈晓庆主管药师介

健康新闻

三伏天适合煲什么汤?双花茯莲安神汤

772

推荐:广东省中医院临床营养科主要功效:疏肝理气、祛湿健脾、养心安神推荐人群:湿气身困、失眠烦躁、心神不安等人群。材料:玫瑰花15小朵、木棉花3大朵、茯苓30克、白湘莲30克、瘦肉150克(2~3人量)烹调方法:木棉花、玫瑰花用水洗净后备用,白湘莲去芯,茯苓洗净后浸泡,瘦肉洗净切大块,在瓦煲内加入清水

健康新闻

脾气急、肝火旺吃夏枯草薏米煲猪展

818

推荐:广东省中医院临床营养科主要功效:清肝火、利湿推荐人群:初伏天脾气急躁、肝火旺者。材料:干夏枯草20克,薏米50克,白术10克,猪展500克,蜜枣一粒(4人量)。烹调方法:冲洗药材,将其装入煲汤袋中;猪展洗净、切块,汆水;汤煲内加水2000毫升,加入所有材料,以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煲约1小时,加适

健康新闻

养肝健脾时令药膳方推荐

371

肝遇春而旺,所以在春季容易肝火旺,人的脾气不好,发脾气会伤肝,易使肝郁气滞、气机不畅。因此许多养生文章都建议春季养生要义是疏肝理气。紫和堂国医馆陈楚侨医生建议,春季不能一味疏肝,同时也要注意养肝润肝,另外岭南地区春季雨水多,春季养生不能忽视健脾祛湿。疏肝别忘养肝陈楚侨医生介绍,春天五行属木,而人体的

健康新闻

春天里花式做道健康早餐

1407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由此可见,健康早餐是多么重要!春天里如何做一道健康早餐呢?一起来听江苏省中医院呼吸科史锁芳主任医师给您支招。春天里的健康早餐到底应该怎么做呢?首先要明确春天健康早餐,至少应该满足以下要求:1,要符合春天“升发”和“春气通于肝”的特性。2,春天气候变化大,容易感冒

健康新闻

健脾祛湿推荐胡萝卜茯苓瘦肉汤

516

推荐:广东省中医院临床营养科主要功效:健脾祛湿、消食开胃推荐人群:用于脾虚气弱、脘腹胀满、湿重困身等人群。材料:胡萝卜100g、茯苓30g、扁豆30g、陈皮3g、香菜5g、瘦肉200g(2~3人量)。烹调方法:将以上药食材清洗干净,其中茯苓、扁豆稍加浸泡,胡萝卜切大件,瘦肉切中件;在锅内放入清水15

健康新闻

咬舌锻炼,健脾益脑

1003

中医认为,舌与脏腑密切相关,舌尖属心、舌边属脾、舌根属肾、舌两旁属肝脏、舌中心属胃。经常活动舌头,能预防衰老、刺激唾液腺分泌,唾液增加不但有利人体改善脾胃消化、吸收功能,还能袪除口干、口苦、口臭。饭菜口感变香了,食欲增加了,营养改善吸收了,自然有利于老年人慢病恢复和免疫力的提高。舌中和舌边为脾胃反射

健康新闻

鸡蛋苏叶汤解表散寒

1526

主要功效:解表散寒,行气温中。推荐人群:春风渐起但仍觉寒冷的人群。材料:鸡蛋两个,紫苏100克,生姜3片。烹调方法:紫苏洗净切段备用。热锅煎两个鸡蛋,加入热水,下生姜片,稍滚片刻,汤色接近乳白色时加入紫苏(连叶和梗),再稍滚片刻,加盐调味即可。汤品点评:春雨时节春寒料峭,冬季的寒冷未完全退去,滋润万

健康新闻

糯米食品好不好消化

978

正月十五前后,关于元宵和汤圆的话题重新热闹起来。有人说,汤圆和元宵难消化,肠胃差的人不能吃;也有人表示,古人说糯米健脾,那就说明好消化,自己吃了感觉也很舒服……糯米食品到底好不好消化呢?按国内外的研究结果,刚出锅的热糯米饭,血糖反应的确非常高,超过白糖,更高于普通粳米。酶解实验也证明,与粳米相比,糯

健康新闻

滋阴健脾喝碗黑木耳粟米清脂汤

489

推荐:广东省中医院临床营养科主要功效:消脂润肠、滋阴健脾。推荐人群:日常保健以及适宜高血脂、肥胖、肠胃积滞等人群食用。材料:野生黑木耳3大朵,粟米粒100克,苹果两个,猪瘦肉200克,陈皮1角,生姜2片(3~4人量)。烹调方法: 黑木耳洗净,浸泡,分为小朵;粟米粒洗净,浸泡;苹果洗净,切开四边,去核

春季养肝健脾粥有哪些做法?
四季养生

春季养肝健脾粥有哪些做法?

1577

春季养肝健脾粥有哪些做法?一年四季,不同季节有着不同的养生方法和效果,而春季养生比较适合养肝,为了我们的身体健康,很多朋友在春季会选择食补养肝方式养肝,现在就一起来看看春季养肝健脾粥的做法有哪些呢?1、春季养肝健脾粥的做法之猪肝粥--养肝健脾做法:粳米250克,猪肝100克,姜丝8克、葱花20克、食

湿气重的人,试试4种方法,健脾祛湿,身体好了少生病
日常养生

湿气重的人,试试4种方法,健脾祛湿,身体好了少生病

1767

湿气有两个来源:外湿和内湿。外湿来源于外界气候,比如下雨。脾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运化水湿,把身体里的水汽运送到各个地方。如果体内湿气太多,会怎么样呢?脾就需要不停地工作,久了就会累,累了就容易受伤。即中医所说的脾虚。脾胃虚弱不能够运化吃进去的食物,堆积在体内,生成了湿气。脾虚生湿,内湿更容易招致外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