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来临,如何正确使用空调(服务窗)

正值盛夏,随着气温的升高,空调成了人们的生活必需品,但很多人对空调的使用存在误区,要么过度依赖导致健康问题,要么因担心耗电而强忍高温。如何正确使用空调,兼顾健康和节能?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全科医学科医生张卫茹介绍,空调使用不当,易得空调病。呼吸道症状为鼻塞、流涕、干咳、咽喉干痛,严重时可能诱发哮喘或支气管炎;肌肉关节症状为颈肩酸痛、关节僵硬、腰背不适;皮肤与黏膜症状表现为皮肤干燥、眼睛干涩、鼻黏膜出血;全身症状表现为乏力、头晕、注意力不集中,儿童可能出现腹痛、腹泻。

如何科学使用空调,远离“空调病”?张卫茹从健康角度介绍,夏日吹空调,要对温度、时长与通风进行合理控制。温度设置方面,最适宜的室内温度为24至26摄氏度,过低的温度会导致血管收缩、关节受凉,老人和儿童尤其需要注意。使用时长方面,连续开空调不宜超过4小时,长时间密闭环境会导致空气浑浊、湿度降低,容易引发呼吸道不适。睡眠使用方面,夜间睡眠时建议开启“睡眠模式”,温度可上调至26至28摄氏度。如需整夜开空调,需在卧室放置一盆水或使用加湿器,保持湿度在40%—60%。此外,颈部、腰部、膝关节及足部是易受凉的部位,开空调时可穿薄长袖衣物,膝盖盖薄毯,脚下穿棉袜,避免冷风直吹身体(尤其避免空调出风口对着头部或背部)。

为了预防“空调病”,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张卫茹表示,一是要定期清洁空调滤网(建议每2周清洗一次),避免滤网积尘滋生霉菌、螨虫,随风吹出后引发过敏;二是避免大汗淋漓时直接进入空调房,应先擦干汗水、稍作休息,再进入空调环境;三是开空调时不要让冷风直吹身体,可调整出风口方向向上,让冷空气自然下沉;四是长期在空调房活动时,每隔1小时起身活动5分钟,促进血液循环,多喝水保持黏膜湿润。

日常生活中,一些老年人因担心受凉或耗电而拒绝开空调,其实过度闷热对健康的危害更大——高温会导致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风险,甚至诱发中暑。张卫茹为老年人提供了一些使用空调的建议。一是破除认知误区:高温对老年人的风险远高于适当使用空调,夏季因热射病去世的人群中,老年人占比超过60%,不必因担心“受凉”而硬扛;二是渐进式适应:初次开空调时可将温度设为28摄氏度,让身体慢慢适应,后续再根据舒适度微调,避免一开始就用过低温度;三是掌握分段使用法:每天分时段开空调(如上午10点至下午4点高温时段开启),其他时间开窗通风,既保证凉爽又减少依赖;四是结合其他降温方式:开空调时可搭配风扇(摇头模式),让冷空气循环更均匀,既能降低空调负荷,又能避免局部过冷;五是请子女多关注,帮助老人设置好空调温度和定时功能,讲解过度闷热的健康风险,同时定期帮老人清洁空调,消除使用顾虑。

从节能角度,如何让空调省电与高效制冷?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全科医学科医生徐霞介绍了一些技巧。在省电方面,需要给空调设置合理温度。每调高1摄氏度,空调耗电量可减少6%—8%。26摄氏度比24摄氏度每天可省电约15%,且体感差异不大。此外,需要避免频繁启停。空调启动时压缩机需要较大电流,频繁开关反而更耗电。短时间离开(如1小时内)无需关空调,可将温度调高2至3摄氏度;离开超过2小时则建议关闭。

炎炎夏日,通过什么样的科学方法,让空调快速制冷?徐霞介绍,一是提前通风降温:开空调前先开窗10分钟,让室内热空气流通,同时关闭窗帘阻挡阳光直射,再关闭门窗开空调,制冷速度可提升30%。二是合理选择模式,初始阶段开启“强风”或“快速制冷”模式,温度设置为24摄氏度,待室温下降后调至26摄氏度并切换为“静音模式”。

徐霞表示,正确使用空调,既能享受舒适环境,又能保护健康、节约能源。记住“温度适宜、定时通风、清洁到位、灵活调节”这十六字诀,让空调成为夏季健康生活的好帮手。如果出现持续的“空调病”症状,建议及时到全科医学科就诊,避免小问题拖成慢性病。

《 人民日报 》( 2025年07月21日 12 版)

上一篇:惩防并举堵住学生暑期兼职陷阱
下一篇:

易网健康养生网,致力于都市养生知识的普及,推进养生理念的更新。易网养生网提供专业、完善的养生信息服务,涵盖中医养生、食疗养生、养生保健、心理养生、养生小常识、女人养生、房事养生、经络养生,爱眼护眼、养生小知识和顺时养生等。作为养生第一门户,秉承传播科学养生方法和理念将养生贯穿于日常生活,真正做到让养生大众化,全民化,科学化。祝您健康生活每一天!

相关推荐

主要通过伊蚊传播,可防可控

257

近期,广东省佛山市出现基孔肯雅热病例。20日下午,佛山市召开新闻发布会,就基孔肯雅热的传播渠道、典型症状和防控措施等问题进行了说明和提示。广东省疾控中心副主任何剑峰介绍,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伊蚊(俗称花斑蚊)叮咬传播。何剑峰介绍,基孔肯雅热典型的临床表现首先为发热

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辉煌60载 魅力新西藏)

880

“4∶46转入院,6∶17开始手术。”说起本月初的一场成功救治,西藏自治区那曲市人民医院妇产科主任刘丽丽仍历历在目。当天凌晨,一名患有黑尔普综合征并伴有重度先兆子痫的产妇,从200多公里外的班戈县转院而来。那曲市人民医院是中国海拔最高的三甲综合性医院。过去,受自然条件恶劣和医疗资源匮乏的限制,该院救

冬病夏治 三伏贴敷

1531

本报讯(记者蒋若静)今年的三伏天昨起正式拉开序幕,为预防冬季易发疾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冬病夏治三伏贴”贴敷治疗也同步开启。今年该院三伏贴服务全面升级,除了传统开展三伏贴服务的相关科室之外,综合门诊、老年病门诊、健康管理门诊、针灸科门诊、杂病门诊、特需门诊也提供三伏贴贴敷服务。同时,互联

惩防并举堵住学生暑期兼职陷阱

1844

暑假来临,不少学生希望通过兼职丰富经历、赚取零花钱,而此时也是不法分子实施诈骗的高发期,有的不法分子针对学生暑期兼职刷单,设计层层诈骗陷阱。7月19日,公安部网安局提示广大学生及家长要提高警惕,谨防被骗。大量案例表明,针对学生暑期兼职的陷阱五花八门,除了打着兼职招聘的噱头,以刷单等名义对学生实施诈骗

为独居老人提供全天候保障

334

“两个女儿不在身边,有这些AI照看着,我心里踏实了很多。”望着院坝上方的智能感知设备,85岁的黄元气熟练地说出“AI”这个不久前刚学会的新名词。黄元气是重庆市潼南区桂林街道梨树村1社居民,两个女儿平时都在重庆主城区居住。83岁的妻子奚梦兰身体不好,两个女儿几年前将老两口接到身边照顾。可黄元气觉得住在

“儿科服务年”让孩子看病不再难

1605

儿科医生少、床位供应不足、就诊难等问题让不少家长头疼。为改变现状,国家卫生健康委在2025—2027年开展“儿科服务年”,利用3年时间进一步扩大儿科服务供给,强化儿科服务能力。“截至6月底,已经有1877所三级和2936所二级公立综合医院能够提供儿科服务。”在7月1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的新闻发布会

2025年07月21日每日养生小知识健康简报,星期一!健康是一种生活态度!

2025年07月21日每日养生小知识健康简报,星期一!健康是一种生活态度!

951

2025年07月21日健康养生简报,星期一!在这里,生活原来可以更健康!健康新闻1、2025年07月20日每日养生小知识健康简报,星期日!健康是一种生活态度!2、国家卫健委:“12356”心理援助热线已接通50万通电话3、“港澳药械通”已批准116种药械惠及湾区居民逾万人次4、曝光10年仍在售!记者卧底揭秘高压电疗仪背后的陷阱5、“一带一路中医药发展联盟”校长论坛在香港举行6、全国高压氧医学界专家

2025年07月20日每日养生小知识健康简报,星期日!健康是一种生活态度!

2025年07月20日每日养生小知识健康简报,星期日!健康是一种生活态度!

1771

2025年07月20日健康养生简报,星期日!在这里,生活原来可以更健康!健康新闻1、国家卫健委:“12356”心理援助热线已接通50万通电话2、“港澳药械通”已批准116种药械惠及湾区居民逾万人次3、曝光10年仍在售!记者卧底揭秘高压电疗仪背后的陷阱4、“一带一路中医药发展联盟”校长论坛在香港举行5、全国高压氧医学界专家齐聚青海:共商高原康养与疾病防治新路径6、我国加快构建高质量儿童医疗服务体系7

 这18种病根本不用治
日常养生

这18种病根本不用治

169

现代人生活水平高,健康意识也强,稍微有一点不舒服,就喜欢去医院做个检查, 然后开一些药。但是,有很多病听起来很吓人,其实都是不用治疗的,大家不再花冤枉钱!饭后烧心:吃花

立秋后煮一煮百病消
日常养生

立秋后煮一煮百病消

116

立秋后秋燥袭来,不少人感觉身体干燥。那么怎么对付秋燥?12样日常美食煮一煮也能有好的效果。一、水煮香菜做法:把香菜洗净,切成小段后清水煮沸即可。1洗肾排毒把香菜切

入秋多吃秋葵 美国人夸其“植物伟哥”
日常养生

入秋多吃秋葵 美国人夸其“植物伟哥”

274

秋葵,在我国江西省的萍乡以及南方地区有种植,是锦葵科秋葵属植物,脆嫩多汁,滑润不腻,香味独特,被誉为人类最佳的保健蔬菜之一,主要有利咽、通淋、下乳、调经等功效,主治咽喉肿痛,小便

每天只要坚持5分钟,胜过跑步1000米!
健身方法

每天只要坚持5分钟,胜过跑步1000米!

131

想要练出完美好身材那就要运动,今天小编就和大家分享一种新的运动健身法,那就是平板支撑(plank)。供图/视觉中国平板支撑,这就是现在大多数健身房都流行无器械运动。因为它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