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中暑:冷热交替导致血管痉挛

不久前,黑龙江省医院急诊科接诊了一位26岁的患者,她曾连续数日在空调房熬夜写论文,直至上课才外出。不久,她便头晕呕吐、浑身无力,还出现手指发麻的症状。该院急诊科主任高宇飞介绍,此患者长时间身处空调房,突然进入室外高温环境,人体难以迅速适应超过5℃的温差变化,导致脑血管痉挛,进而诱发急性脑梗。

高宇飞说,每到夏天,类似病例屡见不鲜。实际上,这属于中暑的一种特殊情况——冷中暑。中暑并非仅能在热环境中发生,从冷环境进入热环境也会发生冷中暑,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甚至腹痛腹泻等症状。人在空调房时身体不出汗,热量积聚在体内,突然进入高温环境,体内热量剧增,超过体温调节能力,体温调节系统失灵,热量无法散发,便会引发冷中暑。

那么,夏季该如何避免冷中暑?

高宇飞介绍,首先,冷热环境交替时温差不能过大。即将从开着空调的室内来到室外时,可提前关掉空调,提高室内温度,让身体逐步适应温差。进入空调房后,空调温度设置应与外界温差不超过5℃,且要避免冷风直吹人体,待身体适应后再逐渐调低温度。同时,避免长时间处于密闭空调房间,每隔2至3小时要开窗通风或适当外出走动。其次,要注意补水。建议每日饮水量不少于2.5升。不要大量喝冰饮,而应少量多次喝温水,保证血管不发生急剧收缩。再次,饮食方面可多吃水分多的水果或蔬菜,如黄瓜、西瓜等。

高宇飞提醒,一旦从冷环境转到热环境后出现头晕、恶心等冷中暑症状,要解开领口纽扣、腰带,擦掉汗液,注意通风,少量多次补充温水,休息片刻症状即可缓解。若症状较重,或冷中暑者年纪较大,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则应及时就医。

对于夏季喜欢游泳的人群,要格外注意。泳池温度比空调房温度还要低,游泳后不要立即进入高温环境,应先将身上的水擦干,休息15分钟后,洗个温水澡,再到室外高温环境中。

夏季除了应避免温差较大的冷热环境的突然转换,也不要在高温下大量饮用冰饮,因为这极易引发“脑结冰”。

“很多人从冷环境进入热环境后,会喝凉饮料解暑,但体温调节中枢来不及反应,就会造成血管痉挛。”高宇飞说。“脑结冰”可伴有头痛、流泪、恶心、呕吐、肢体乏力等症状,一般持续几分钟可自行缓解,少数患者会持续半小时或更长时间。“脑结冰”造成的血管痉挛会导致血管远端的脑组织供血减少,若持续时间较长,可能还会出现脑坏死现象。

一旦出现“脑结冰”症状,应首先停止冷饮摄入,隔绝冷刺激。若头部疼痛剧烈,可适当按摩缓解,或小口饮用温水,缓解冷刺激。

需要特别警惕的是,如果头痛伴随视力模糊或持续时间较长,可能是脑血管收缩异常的表现,应及时就医。

上一篇:热射病:体温升高引发器官损伤
下一篇:

易网健康养生网,致力于都市养生知识的普及,推进养生理念的更新。易网养生网提供专业、完善的养生信息服务,涵盖中医养生、食疗养生、养生保健、心理养生、养生小常识、女人养生、房事养生、经络养生,爱眼护眼、养生小知识和顺时养生等。作为养生第一门户,秉承传播科学养生方法和理念将养生贯穿于日常生活,真正做到让养生大众化,全民化,科学化。祝您健康生活每一天!

相关推荐

夏季大量出汗能排毒养颜?

1617

入夏以来,全国多地桑拿馆推出“夏季汗蒸排毒养颜”项目,吸引了大量消费者。然而,近期各大医院因过度出汗就诊的患者不断增多,其中不乏连续汗蒸数小时导致脱水的案例。专家提醒:夏季适当出汗有利于健康,但切勿盲目追求“大汗淋漓”。“微似汗出”才祛病一周前,王女士因连续三天在桑拿馆汗蒸超过8小时,出现头晕、心悸

热射病:体温升高引发器官损伤

541

这段时间,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已连续收治了十多位热射病患者。他们的共同特征均是体温超过42℃、意识障碍明显、多器官功能迅速衰竭。热射病作为高温环境下最严重的中暑类型,绝非简单的头晕、出汗或乏力,它是以核心体温显著升高、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和多器官损伤为特征的危重症,常在短时间内致人死亡。“从

首批“好房子”建设经验做法发布

1509

本报北京7月21日电 (记者丁怡婷)为加大“好房子”工作推动力度,住房城乡建设部近日发布《“好房子”建设经验做法(第一批)》,涵盖了出台推动政策、加强技术支撑、打造示范样板、强化科技赋能、优化物业服务和健全产业体系等6方面内容。出台推动政策方面,北京市印发“好房子”规划管理相关技术要点,通过底层架

上半年网络服务消费增长14.6%

1357

本报北京7月21日电 (记者王珂)记者从商务部获悉:今年以来,消费电商汇聚品质新活力。1—6月,全国网上零售额增长8.5%。其中,品质商品、以旧换新、网络服务消费增长较快,重点监测平台的数字产品、15类国补家电和数码产品、网络服务消费分别增长9.9%、12.7%、14.6%,4月以来平台外贸专区销

三伏天来了,这些养生误区要避免(服务窗)

499

今年7月20日入伏,8月18日出伏,共计30天。三伏天,是一年中阳气旺、湿气重的时节,也是调理体质的黄金窗口。三伏天有哪些养生误区?又该如何正确养生?对此记者采访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巴南医院中医(风湿)科副主任肖明伦。夏季高温高湿,人体新陈代谢加快。肖明伦列举了以下常见养生误区:误区一:只防暑不防寒。

未成年人放暑假 安全意识别“放假”(民生观)

663

教育与监管结合、提醒与自觉互补,才能让出行多一份安全保障,让未成年人的暑假生活平安快乐 最近,网上的一段视频看得人心惊肉跳:5名未满16周岁的少年挤坐在一辆电动自行车上。他们没有佩戴安全头盔,在马路上飞驰。交警发现后对其批评教育,反复告知他们电动车骑行规则,增强安全出行意识。暑假来临,未成年人出行频

上半年消费市场保持平稳增长态势

上半年消费市场保持平稳增长态势

1379

  近年来,湖北省黄冈市英山县积极推动夜游、夜娱、夜购、夜戏等多元业态融合发展,持续激活夜间消费潜力。图为近日,英山县温泉镇“遇见毕昇”休闲街区,游客在挑选文创产品。王  江摄(人民视觉)">近年来,湖北省黄冈市英山县积极推动夜游、夜娱、夜购、夜戏等多元业态融合发展,持续激活夜间消费潜力。图为近日,

2025年07月22日每日养生小知识健康简报,星期二!健康是一种生活态度!

2025年07月22日每日养生小知识健康简报,星期二!健康是一种生活态度!

1259

2025年07月22日健康养生简报,星期二!在这里,生活原来可以更健康!健康新闻1、盛夏来临,如何正确使用空调(服务窗)2、主要通过伊蚊传播,可防可控3、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辉煌60载魅力新西藏)4、烟瘾缠身?老祖宗教你戒烟5、高血脂的八个误会一次澄清6、减肥用力过猛当心带来内伤7、冬病夏治三伏贴敷8、惩防并举堵住学生暑期兼职陷阱9、为独居老人提供全天候保障10、“儿科服务年”让孩子看病不

 这18种病根本不用治
日常养生

这18种病根本不用治

169

现代人生活水平高,健康意识也强,稍微有一点不舒服,就喜欢去医院做个检查, 然后开一些药。但是,有很多病听起来很吓人,其实都是不用治疗的,大家不再花冤枉钱!饭后烧心:吃花

立秋后煮一煮百病消
日常养生

立秋后煮一煮百病消

116

立秋后秋燥袭来,不少人感觉身体干燥。那么怎么对付秋燥?12样日常美食煮一煮也能有好的效果。一、水煮香菜做法:把香菜洗净,切成小段后清水煮沸即可。1洗肾排毒把香菜切

入秋多吃秋葵 美国人夸其“植物伟哥”
日常养生

入秋多吃秋葵 美国人夸其“植物伟哥”

274

秋葵,在我国江西省的萍乡以及南方地区有种植,是锦葵科秋葵属植物,脆嫩多汁,滑润不腻,香味独特,被誉为人类最佳的保健蔬菜之一,主要有利咽、通淋、下乳、调经等功效,主治咽喉肿痛,小便

每天只要坚持5分钟,胜过跑步1000米!
健身方法

每天只要坚持5分钟,胜过跑步1000米!

131

想要练出完美好身材那就要运动,今天小编就和大家分享一种新的运动健身法,那就是平板支撑(plank)。供图/视觉中国平板支撑,这就是现在大多数健身房都流行无器械运动。因为它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