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甲功筛查体检常态化 早筛早诊守护“生命腺”健康

甲状腺是人体内最大的内分泌腺体,在调节机体生长发育、新陈代谢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公众健康意识的增强,由甲状腺功能(甲功)异常导致的各类慢病风险愈发得到重视,因此对甲状腺疾病管理和健康教育的相关需求也在逐步提升。

每年5月25日所在的周为国际甲状腺知识宣传周。2024年是第十六届国际甲状腺知识宣传周。宣传周期间,多位业内专家围绕甲状腺疾病管理和科普宣教展开交流。专家们建议,要通过广泛传播甲状腺健康知识,深化早筛早诊意识,加强甲状腺疾病管理,以期减少因甲状腺功能异常引起的各类慢病风险,推动甲状腺疾病防治有效落地。

推动甲功筛查体检常态化 早筛早诊守护“生命腺”健康

强化疾病认知 多维管理守护甲状腺健康

今年国际甲状腺知识宣传周的主题是“甲状腺疾病也是一种慢性疾病”,这从慢病防治角度点明了保护甲状腺的实际意义,也提示公众重视甲状腺疾病防治,提高甲状腺健康认知水平和保护能力。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单忠艳说:“甲状腺是分泌甲状腺激素的器官,一旦发病会导致其结构异常、功能异常、免疫异常。结构异常表现在甲状腺肿和甲状腺结节,功能异常引发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免疫异常是指针对甲状腺特异性的抗原发生免疫紊乱。”由此造成的危害波及全生命周期,增加了血糖血脂异常、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等潜在风险。由于甲状腺疾病早期发病隐匿不易察觉,单忠艳认为,应加强公众健康教育,提升甲状腺疾病的整体防治水平。

如今不少人以“是否存在结节”来判断甲状腺健康与否,对此,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甲状腺疾病分会顾问、前主任委员房居高说,大部分甲状腺结节都是良性的,要采取超声、抽血化验等医学手段来判断才是“正解”,如有异常则要科学用药干预。“基因遗传、饮食偏好、所在地碘含量情况、个体自身素质等都是引起甲状腺致病的因素,务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参与甲状腺激素的合成。碘缺乏容易引起全身疾病,而食盐加碘是防治碘缺乏的主要措施,既有效防治了碘缺乏病,也避免了碘过量的危害。”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名誉主委、亚大地区甲状腺学会副主席滕卫平从科学用碘的角度普及了碘摄入与甲状腺疾病间的关系,并提示补碘要适度,不能不足也不宜过量,“缺什么补什么,缺多少补多少,不多不少补到老”。滕卫平同时提醒妊娠妇女等重点群体应科学补碘,“碘缺乏直接影响妊娠结果和后代的智力发育,容易引起孕妇亚临床甲减和低甲状腺激素血症”。

作为常见慢病,很多甲状腺疾病需要终身管理,单忠艳从多方面给出建议:“合理膳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科学摄入碘等方法有助于改善病情;需要补充甲状腺激素的患者应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不能根据主观判断随意停药或调整剂量,以免影响疗效或引发病情波动;根据自身病况,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相关指标,配合医生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激素水平稳定;与主治医生保持沟通,了解自身病情,减轻因病焦虑,增强治疗信心。”

早筛查早获益 科学检测助力慢病防治

作为健康管理的关键环节,健康检测推动了甲状腺等慢性病的“三早”落地,延缓疾病病程和并发症的出现,进而促进疾病防治。大众在体检时应留意甲状腺功能及超声筛查,以便及时确诊,避免贻误病情。

推动甲功筛查体检常态化 早筛早诊守护“生命腺”健康

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主任吴静说,甲状腺疾病的危害或关系到机体多个器官、系统,甲状腺功能异常易导致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各类慢病的风险,加强科学管理不容小觑。她认为,甲状腺疾病防治应遵循慢性病防治的一般规律,促进推动甲状腺“三早”,“由于甲状腺疾病具有发病率高但知晓率、诊断率低的特点,建议大家践行‘早筛查’理念,充分利用甲功及超声筛查等体检手段,可以帮助患者早诊治、早获益,有效促进慢病防治”。吴静呼吁各方力量协同发力,共促甲状腺疾病防控,切实贯彻健康管理理念。

“随着国民健康素养的逐步增强,大家对健康检测的重视程度也日渐提高。但由于甲状腺疾病过于‘低调’,致使公众对其认知存在误区,导致对甲功筛查等甲状腺健康专项检测重视不足。”中日友好医院健康体检中心主任、北京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副主委马骁表示,为推动甲状腺疾病防治有效落地,要提升公众、特别是重点人群的甲状腺功能的筛查意识,“希望健康管理机构、各级医院等相关单位,着重宣传甲功检测的意义,让社会更多关注甲状腺健康”。

马骁介绍说,甲功筛查属于健康体检基本项目范围,是健康体检的常规“必答题”。“甲状腺功能检测主要包含七个指标,其中促甲状腺激素(TSH)是判断甲状腺功能状态的一个较为敏感、最为经济的指标,是适用于全生命期人群的筛查项目”。她提议,可根据个人病史、家族史、经济情况等选择甲功三项、甲功五项、甲功七项等不同筛查项目组合,通过综合全面的检测保障甲状腺健康。

扩大科普声量 多元合力筑牢健康防线

筛查检测做好外部健康管理的同时,还要加强“护甲”意识。推动甲状腺科普传播,需要医务人员发挥专业力量,引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扩大声音范围、坚固传播韧性,做好提升公众健康素养的“长效处方”。

“我国甲状腺功能障碍患病人数较多,但广大居民对于甲状腺疾病的知晓率偏低、整体规范治疗率依然不足,因此,推进甲状腺疾病科普教育意义重大”。房居高认为,我国多地都有鼓励医务人员开展科普工作的举措,将之纳入医务人员职称评价中,目的在于鼓励医务人员发挥健康科普“主力军”作用,扮演好健康内容提供者的专业角色,助力提升社会甲状腺健康水平。“让专业力量发挥专业性,创作出权威性、科学性、趣味性兼具的科普文章,让健康科普事业深度融入临床工作”。

“近年来,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甲状腺疾病分会持续开展甲状腺健康相关科普工作,联合多方打造了‘看甲本领’‘去甲存真’‘爱甲行动’等多个项目,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甲状腺科普作品库。”房居高说,开展相关科普工作,意在帮助基层和年轻医生提高专业水平,提升广大公众对甲状腺疾病的知晓率,为推动促进甲状腺疾病防治夯实基础。

在吴静看来,健康教育是预防甲状腺疾病的一剂“社会疫苗”。她鼓励临床医务人员积极投身于科普事业,借助多元化的媒体手段,推动健康教育从传统形式向新型智能化形式转变,让健康宣教浸润人心。

关于打造具有科学专业性又通俗易懂的健康知识,人民健康相关负责人认为,既要保障健康科普来源的权威性和专业性,还应使健康科普的形式和内容更加多样、有趣,具有实用意义。“科普内容必须基于权威的医学研究和科学事实,确保信息正确无误。健康科普作品应采用多种形式呈现,以适应不同受众的偏好和需求。此外,内容本身要具有实用性,并将专业术语和复杂概念日常化表达,使非专业读者能够准确理解、掌握,并应用于生活中”。

“推动甲状腺疾病科学防治、诊疗以及合理用药任重而道远,需要各方通力协作。”默克中国医药健康副总裁、医学事务负责人毛京梅说,“默克在甲状腺疾病领域拥有150多年的经验,正在为全球100多个国家的5000多万患者提供药物,因此,默克在全球范围内投入了大量资源和精力,包括积极携手各方力量,参与多种形式的甲状腺科普教育项目等,努力提高甲状腺疾病的知晓率、筛查率、诊疗率,帮助公众提升对甲状腺疾病的认知,助力中国甲状腺疾病科学防治工作的开展。”

上一篇:世界首例!猪到人的临床辅助异种肝移植手术在安徽完成
下一篇:

易网健康养生网,致力于都市养生知识的普及,推进养生理念的更新。易网养生网提供专业、完善的养生信息服务,涵盖中医养生、食疗养生、养生保健、心理养生、养生小常识、女人养生、房事养生、经络养生,爱眼护眼、养生小知识和顺时养生等。作为养生第一门户,秉承传播科学养生方法和理念将养生贯穿于日常生活,真正做到让养生大众化,全民化,科学化。祝您健康生活每一天!

相关推荐

国家医保局:支持将符合条件的村卫生室纳入医保定点

1831

发挥医保基金导向作用,支持将符合条件的村卫生室纳入医保定点……国家医保局24日发布《关于进一步推广三明医改经验 持续推动医保工作创新发展的通知》,明确要落实好三明医改取得的制度性成果。围绕“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通知从加快药品耗材集采改革进度、加大医保支持基层医疗机构力度、着力提升医保支付管理水平等

健走和溜达是两码事

590

健走越来越成为大家乐于选择的健身方式。虽说我们每天都在走路,但健走和溜达可是两码事儿。只有走得科学,才能获得最大的健康效益,避免不必要的损伤。今天,北京市疾控中心慢性病预防与控制所的专家就来跟大家分享下健走的要领。健走对行头也有讲究有规律地进行健走,既有助于降低糖尿病、骨质疏松等慢性疾病的发生风险,

世界首例!猪到人的临床辅助异种肝移植手术在安徽完成

1739

记者24日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获悉,该院近日完成了世界活体人的临床辅助异种肝移植手术,成功将转基因猪肝脏移植到了一位肝癌重症患者身上。据介绍,5月17日,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孙倍成教授团队和云南农业大学魏红江教授团队合作,完成了此项手术。术后七天内,患者没有出现超急性和急性排斥反应,凝血系

全国护肤日:炎炎夏日 一起聊聊防晒那些事儿

全国护肤日:炎炎夏日 一起聊聊防晒那些事儿

1798

5月25日是全国护肤日。炎炎夏日,室外不仅太阳很大,紫外线也很强,做好防晒可以保护我们的肌肤。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薛竞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防晒主要防的是阳光中的长波紫外线UVA和中波紫外线UVB,它们可以分别达到人体皮肤的真皮层和表皮基底层。长期或过量照射紫外线会

国际甲状腺知识宣传周:专家教你读懂甲状腺结节超声报告

490

每年5月25日所在的周为国际甲状腺知识宣传周。近年来,甲状腺结节的检出率越来越高。那么,如何读懂甲状腺结节超声报告呢?就此人民网记者采访了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超声科主任、主任医师张大鹍。“目前,超声检查已成为甲状腺疾病的首选影像检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无创、低成本、无X射线辐射等优势。”张大鹍主任

2024年05月25日每日养生小知识健康简报,星期六!健康是一种生活态度!

2024年05月25日每日养生小知识健康简报,星期六!健康是一种生活态度!

1559

2024年05月25日健康养生简报,星期六!在这里,生活原来可以更健康!健康新闻1、正确防晒延缓皮肤衰老这6个防晒误区你需要知道2、新型黏合剂可防植入手术形成疤痕3、抗生素“魔术贴”捆住细菌逃逸的“手脚”4、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全面推开5、加快推进医疗检查检验结果互认6、医保卡里的钱能给家人用吗?7、膝关节疼痛未必都是半月板损伤(名医讲堂)8、中医护眼有妙招(中医养生)9、医院营养门诊看啥病、有啥

不想米酵菌酸中毒 这几类食品需要留心

716

米酵菌酸中毒是我国病死率较高的一种微生物性食源性疾病。中毒食品主要为家庭自制发酵食品,常见的有三类:一是发酵玉米面制品,如酸汤子、臭碴子、糯玉米汤圆、吊浆粑等。二是变质鲜银耳。三是发酵薯类制品,如马铃薯粉条、甘薯面、山芋淀粉等。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相继发生由鲜湿粉(如河粉)、凉皮及泡发木耳引起的中毒

湿气重的人喝红茶还是绿茶 湿气重吃什么水果

湿气重的人喝红茶还是绿茶 湿气重吃什么水果

1475

身体沉重、四肢乏力,甚至舌苔厚腻、面部出油,这些可能都是湿气重的信号。湿气重不仅会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质量,还可能诱发一系列健康问题。及时关注并改善湿气重的情况,对于保持身体健康至关重要。大家想必都听说过喝茶能过去除湿气,但到底是喝红茶还是绿茶呢? 湿气重的人喝红茶还是绿茶 湿气重的人喝红茶更好。

 这18种病根本不用治
日常养生

这18种病根本不用治

169

现代人生活水平高,健康意识也强,稍微有一点不舒服,就喜欢去医院做个检查, 然后开一些药。但是,有很多病听起来很吓人,其实都是不用治疗的,大家不再花冤枉钱!饭后烧心:吃花

立秋后煮一煮百病消
日常养生

立秋后煮一煮百病消

116

立秋后秋燥袭来,不少人感觉身体干燥。那么怎么对付秋燥?12样日常美食煮一煮也能有好的效果。一、水煮香菜做法:把香菜洗净,切成小段后清水煮沸即可。1洗肾排毒把香菜切

入秋多吃秋葵 美国人夸其“植物伟哥”
日常养生

入秋多吃秋葵 美国人夸其“植物伟哥”

274

秋葵,在我国江西省的萍乡以及南方地区有种植,是锦葵科秋葵属植物,脆嫩多汁,滑润不腻,香味独特,被誉为人类最佳的保健蔬菜之一,主要有利咽、通淋、下乳、调经等功效,主治咽喉肿痛,小便

长寿到底和什么有关?应该如何去养生?
日常养生

长寿到底和什么有关?应该如何去养生?

130

平时要养生、不是老了再养生许多人认为养生是老人的事,年轻时无须养生。其实,养生要从娃娃抓起,正如机器要从新时保养。一旦零件有损,养生为时已晚,效果必将大打折扣。没病多检

清理血液垃圾吃它就管用
日常养生

清理血液垃圾吃它就管用

124

血液是滋养身体的源泉,它流遍全身的组织和器官。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血液中也会出现一些“垃圾”,如果它们不能被及时“清理”,就会造成血液不清洁,变得黏稠,流通不顺畅,从而影响健康。这时,不妨通过一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