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新冠特效药有了“时间表”
新冠病毒变异次数增多、变异株多国家流行,新冠肺炎疫情走势目前难以预估。在新冠疫苗取得有效防控局面的同时,对新冠病毒有效药物的需求变得越来越迫切。我国新冠病毒有效用药研发到了哪一步?有哪些候选“种子药”?日前,科技日报记者就新冠病毒有效用药的研发进展等问题联系采访了相关单位。应急研发二十余月,多款药物
新冠病毒变异次数增多、变异株多国家流行,新冠肺炎疫情走势目前难以预估。在新冠疫苗取得有效防控局面的同时,对新冠病毒有效药物的需求变得越来越迫切。我国新冠病毒有效用药研发到了哪一步?有哪些候选“种子药”?日前,科技日报记者就新冠病毒有效用药的研发进展等问题联系采访了相关单位。应急研发二十余月,多款药物
随着时代变迁,年轻人的婚恋观悄然发生着变化。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与“青年之声”婚恋服务委员会此前联合发布的《当代青年群体婚恋观调查报告》显示,当代青年择偶更注重“内在的匹配度”,七成以上男性青年会主动追求爱情,女青年中主动追求爱情的占三成多。同时,由于对异性交往、恋爱、爱情等情感问题不了解,近年来社会
本报北京11月14日电 (记者吴秋余)记者从中国人民银行获悉:11月11日,人民银行指导网联、银联、商业银行及非银行支付机构精心准备、稳妥实施,圆满完成“双11”支付清算业务高峰保障工作,为人民群众提供了安全、高效、便捷的支付服务。支付业务数据显示,支付业务规模稳步增长,为促进消费扩容提质、支持经
人物小传刘志明,出生于1925年,第二届国医大师。他擅长治疗外感热病及内科疾病,对温病、伤寒等外感急症具有独到见解。从医近80年,提倡中医与现代科技有机结合。 在北京广安门医院国医大师工作室,记者见到一位面色红润、满头白发的老者。他身穿深蓝色的西服,上衣口袋插着两支钢笔,腰板坐得笔直。从医近80年
突破那“百分之九十九的瓶颈” ——国产宫颈癌疫苗获国际“通行证”2021年10月14日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由厦门大学夏宁邵团队和养生堂万泰生物旗下厦门万泰沧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联合研制的首个国产宫颈癌疫苗“馨可宁”通过世界卫生组织PQ认证,成为中国第一支通过世界卫生组织PQ认证的宫颈癌疫苗,这也
生姜、维生素B6、防脱洗发水……这些“防脱神器”止不了“秃”如其来的痛辟 谣◎本报记者 陈 曦如果有容貌焦虑榜,颜值“杀手”——脱发肯定榜上有名。相关调查显示,我国脱发人群数量已经达到3亿,其中69.8%是30岁以下人群。越来越高的发际线,不仅对颜值造成冲击,也带来衍生的烦恼:相亲被拒绝、面试被挑剔
这个食物含有几乎可以完全被消化的蛋白质俗话说“浓缩的都是精华”,这句话用在奶酪身上真的是再合适不过了。奶酪不仅营养丰富,而且香糯的口感又深受小孩子的喜欢,也成了很多妈妈给孩子选零食的优先选择。奶酪这小小的身体里浓缩了多少有益健康的营养成分?今天,咱们就一起来解析奶酪的营养密码。奶酪,又名芝士,是生鲜
中老年人到底要不要每天吃乳制品?关于这个问题的看法有很多,有人认为该吃,因为它有利于补钙,还能增加蛋白质供应。但也有人认为没必要吃,因为有研究结果说,补钙对预防骨质疏松没好处。也有人看到有文献报道,多吃乳制品反而容易发生骨折,甚至还听到科学新闻说,钙补多了会招来心脏病等等。这些话听起来非常混乱,其实
通便产品真的会导致黑肠!这个物质有危险现代生活中,由于作息不规律、饮食不健康等问题,许多人有睡眠不好、面色黯黄、脱发、肥胖、焦虑、消化不良等各种健康问题。而一些人热衷于“排毒”,认为以上问题都可以通过“排毒”来解决。市面上“排毒”产品特别丰富,其中“清肠”“清宿便”的产品特别受到中老年人的喜爱,有些
每餐4-6小时的间隔期最符合人体消化需要按时吃饭的推荐时间表是怎样的?人人都想要健康,而健康身体的一个重要基础,是按时吃饭,一日三餐规律饮食。那么,营养专家眼里的按时吃饭,究竟是几点呢?人体消化吸收食物的时间,决定了一日需要三餐,且决定了三餐的间隔时间。因为各种原因,每个人的用餐时间不太一样,但每餐
中新网广州11月14日电 (蔡敏婕 吕旭东)新冠疫情下疫苗可预防疾病防控研讨会近日在广州举行。广东省预防医学会首席专家张永慧在会上称,流感与新冠病毒同时流行风险高,新冠和流感合并感染,可增加重症及死亡风险,加之秋天和冬天是肺炎球菌传染的高峰季节,在疫情防控的关键阶段下,需要警惕流感病毒、肺炎球菌所致
中新网广州11月14日电 (蔡敏婕 刘梦)11月14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徐谷根当日称,糖尿病的发病机制虽然很复杂,但大部分糖尿病患者,特别是2型糖尿病患者,诱发因素相对清楚,“通过采取有效措施,使糖尿病高危人群延缓发病时间,也可以使已经确诊的糖尿病患者延迟并发症的发病时
中新网银川11月14日电 题:联合国糖尿病日:健康生活远离“甜蜜负担”中新网记者于晶11月14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记者走进宁夏疾控中心慢性病管理科,了解如何科学预防糖尿病,远离“甜蜜的负担”。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是“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少;糖尿病的诊疗情况是“一高三低”:患病率高,知晓率
中新网上海11月14日电 (陈静 李柔)中国科学院中科科技培训中心、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师协会公共卫生医师分会、中南大学爱尔眼科学院14日联合发布了《2021年糖尿病眼病人群洞察报告》。据此,糖尿病患病5年是糖网发生的高危期,且随着患病时间增长,发生糖网等疾病的可能性越大;在已发现病变的患者中,有将
新华社北京11月14日电 题:减轻“甜蜜的负担”:糖尿病健康管理这样做新华社记者沐铁城、田晓航、彭韵佳每年11月14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今年的主题是“人人享有糖尿病健康管理”。来自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人数超1.4亿,这意味着我国大约每10个人中就有1个糖尿病患者。我
中新网上海11月14日电 (记者 陈静)上海市卫健委14日披露,此间35岁及以上成人糖尿病患病率高达21.6%,意味着每5个35岁及以上成年人中就有1个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的知晓率和空腹血糖治疗控制率分别为57.4%和25.1%,超过四成糖尿病患者不知晓自己的血糖水平;已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中,仍
中新网上海11月14日电 (陈静高艳)世界早产儿日将至,上海市优生优育科学协会(上海市妇幼保健协会)“早产预防和诊疗专业委员会”14日在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下简称“一妇婴”)正式成立。该专委会将加强早产亚专科、新生儿科、儿童保健科等专业人员培养,推动国内外专业学术交流,开展健康教育和社区宣传等健康
宫斗剧中,怀孕的妃子不小心被绊倒,导致胎死腹中;.hzh {display: none; }家庭伦理剧中,孕妇意外摔跤,不幸流产,鲜血直流……在人们固有的认知中,流产只是一场意外,而且是由女性造成的意外。◎ 站酷海洛。01流产,孕途中的晴天霹雳“稽留流产,建议行清宫术。”看着诊断书上那行清晰的字,李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11月14日电(张依琳)11月14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提起糖尿病,大家并不陌生。有数据指出,我国2型糖尿病患病率已上升至11.2%。糖尿病患者近1.3亿,患病人数位居世界第一……糖尿病是因为吃糖太多?究竟有没有办法“逆转”这一疾病?资料图:民众在某医院门诊楼内排队挂号。 中新社记者
11月14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糖尿病是严重威胁人们健康的慢性病之一,也是引发多种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近日,人民网记者采访了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林毅,教您科学预防糖尿病,远离“甜蜜的负担”。林毅医生介绍,从表面看,糖尿病就是血糖高,尿液中有糖分排出。从本质上讲,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