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冻模式开启 怕冷的心血管护起来
速冻型寒潮来袭,气温骤降10℃让北京“一键入冬”。环境温度不仅仅会让我们觉得冷,还和我们的健康直接相关,尤其是“怕冷”的心血管。今天,就跟随北京市疾控中心慢性病预防与控制所的专家,一起学习护心护血管的方法。 心血管为啥这么怕冷? 环境温度是影响心血管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体温调节的控制下,我
速冻型寒潮来袭,气温骤降10℃让北京“一键入冬”。环境温度不仅仅会让我们觉得冷,还和我们的健康直接相关,尤其是“怕冷”的心血管。今天,就跟随北京市疾控中心慢性病预防与控制所的专家,一起学习护心护血管的方法。 心血管为啥这么怕冷? 环境温度是影响心血管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体温调节的控制下,我
科技日报北京11月23日电 (记者张梦然)《BMC医学》23日发表论文报告称,无论是否有心脏代谢障碍,身体质量指数(BMI)更高的人罹患癌症的几率都会升高10%以上。该研究结果基于超过50万欧洲成年人的样本数据得来。 相关研究表明,BMI在25以上是至少13种癌症的确定风险因素,其中包括停经后女性
科技日报记者 李丽云 通讯员 衣晓峰 张嘉雯一种具有巨大临床转化潜力的新型携氢分子成像探针,既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及较高的携氢量,又能凭借低频聚焦超声调控和释放氢气,还能靶向浸润到缺血心肌中,进行精准动态监测。动物实验结果显示,这种携氢探针有助于缩减小鼠心肌梗死面积,恢复心脏功能,挽救存活心肌。由中国
科技日报北京11月6日电 (记者张佳欣)根据将在2023年美国心脏协会科学年会上公布的两项初步研究,心脏和大脑紧密相连,抑郁、焦虑和慢性压力都会增加心脏和大脑并发症的风险。 在两项新研究中,研究人员分析了一个人的心理状态对心脏健康的影响程度。 第一项研究探讨了精神状态影响心脏健康的机制。研究发现,
美国杜兰大学科学家在最新一期《动脉粥样硬化杂志》上发表论文称,他们收集了英国40多万名成年参与者的数据,包括其家族史、遗传风险因素和既定风险因素,如高血压和吸烟史,以及他们的生活习惯,并对参与者进行了为期12年半的随访。分析显示,每天爬5层楼梯有助于将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降低20%。研究人员表示,与每
天气转凉,不少人加入了“运动大军”。“作为心血管内科大夫,我特别鼓励大家积极参与运动锻炼,高强度运动却会增加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北京医院心内科主任汪芳指出,刚刚加入运动训练、准备提升运动等级的人,尤其合并心血管危险因素人群,应重视运动前的医学筛查、心血管疾病风险筛查与分层。汪芳介绍,运动相关心血管
小长假结束,人们重新投入到了紧张的工作当中。面对工作任务,一些人却感觉无精打采,做什么都提不起兴趣,焦躁、抑郁、工作频频出错,甚至出现内分泌紊乱、心血管疾病等。这个时候要当心,很可能是“职业紧张”找上了门。来源:中疾控微信公众号
据8月9日发表在《欧洲预防心脏病学杂志》上的研究,一个国际研究团队发现,每天仅需走2337步就可降低心脏和血管疾病的死亡风险,每天走3967步可降低所有疾病带来的死亡风险。科学家汇集了17项相关研究,分析了226889人的数据发现,走得越多,对健康的好处就越大。每天多走500步,心血管疾病的死亡风险
科技日报北京7月31日电 (记者张佳欣 实习生葛润嘉)据近日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网络公开版》上的论文,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研究人员针对素食对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的影响进行元数据分析发现,素食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bA1c(葡萄糖水平)和体重的显著改善有关。研究人员分析了29项研究的数据,这些研究涉及2
通州宋庄镇小堡村西侧,本市最大的在建医院——北京安贞医院通州院区,工程收尾工作正在紧张进行中。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这座建筑面积达到34万平方米的新建医院将在今年年底实现工程整体完工,预计明年上半年投入使用。建成投用后,这里将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创新型医院,成为国家心血管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
前不久,新疆医科大学心血管病中心主任马依彤教授团队针对有关MGTH2A在成年心肌细胞中的表达促进心肌再生的研究,在国际期刊《循环》发表评论文章,得到了国际心血管专家认可,彰显了新疆医科大学心血管疾病中心在心血管疾病领域的实力。新疆医科大学心血管疾病中心能有如今的学术成绩,作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心血管内
近日,河南26岁网红“中原黄哥”直播PK时,因过量喝酒去世。上个月,该男子刚参加了直播PK过量喝酒后去世的“三千哥”的葬礼,还说以后要少喝点。“酒精主要在肝脏代谢,过量饮酒会损害肝脏。”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肝胆外科主任医师高杰指出,酒精是全球范围内肝脏疾病最常见的病因之一,它可以引起广泛的直接肝损伤,包
现代化的生活让我们在享受现代社会的种种便利时,也在不经意间落入了它所带来的健康陷阱。从“生命在于运动”的角度研究发现,全球体力活动水平呈现下降趋势,体力活动不足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公共卫生问题。久坐族们注意啦!久坐不仅会让你变胖,它给身体带来的“内伤”可多着呢。今天,北京市疾控中心慢病所的专家就来告诉你
日常生活中,音乐无处不在,它不仅是一种娱乐形式,还能影响人们的心理状态。澎湃的音乐能鼓舞人心、振奋精神、激荡心灵,而悠扬的音乐能抚慰人心、引起共鸣、治愈心灵。其实,音乐远不止这些作用,它还能治疗身体和心理疾病,成为一种治疗方法,医学上称为“音乐疗法”。今天,我们就来说说音乐疗法及其在心
管理“三高”,记住三点数据显示,我国心血管病患病人数约3.3亿,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患病率分别为27.5%、35.6%、11.9%。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传播分会名誉主任委员孔灵芝表示,“三高”疾病有着共同的发病基础,将“三高”疾病共同管理,是一种将心血管疾
生活中有的人“无辣不欢”,有的人“滴辣不沾”。很多不吃辣的人会认为吃辣会“上火”“长痘痘”“刺激肠胃”……但其实不吃辣椒的人,真的亏大了!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经常吃点辣椒,对身体反而有好处!01经常吃辣死亡风险更低2021年,《美国预防心脏病学杂志》上发表了一项关于吃辣的荟萃研究。分析发现,爱吃辣的人
正值春节假期,由于长途旅行和亲友聚会等因素,许多人可能出现劳累、寒冷、激动、饱餐和熬夜等问题。北京安贞医院常务副院长周玉杰提示,熬夜等可以使心血管发病风险增加2倍以上,容易诱发冠心病、心绞痛、血管痉挛、心律失常、心衰和高血压等疾病。因此,要警惕“假日综合征”,避免让自己和家人疲惫不堪,以获得强健的身
据发表在《美国预防医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在被诊断出患有新冠肺炎之前经常锻炼身体的人,在患病后得重症的风险较低。这项针对近20万名成年人的研究显示,无论患者是否有慢性病,在主要人口群体中,体育活动与新冠肺炎结果的改善之间都存在关联。黑人、西班牙裔和亚裔患者比白人患者有更大的不良后果风险,这与先前的研
据15日发表在《美国预防医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在被诊断出患有新冠肺炎之前经常锻炼身体的人,在患病后得重症的风险较低。这项针对近20万名成年人的研究显示,无论患者是否有慢性病,在主要人口群体中,体育活动与新冠肺炎结果的改善之间都存在关联。黑人、西班牙裔和亚裔患者比白人患者有更大的不良后果风险,这与先
人民网北京12月13日电 (记者孙红丽)今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重点人群健康管理举行新闻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冬天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北京安贞医院常务副院长周玉杰表示,由于天气寒冷,心血管收缩,高血压、冠心病、心衰,尤其是三种急诊的疾病,急性心肌梗死、肺栓塞、主动脉夹层发生率都要增高。血管一
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心血管疾病年轻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有哪些不良生活习惯可能导致心血管疾病?年轻人中常见的心血管问题有哪些?如何进行早期预防和干预?记者带着这些问题采访了有关专家。“在我们接诊的门诊患者中,45岁以下人群占到所有就诊量的48.04%,这说明年轻人的心血管问题已经非常常见。”厦门
今年的国庆长假正好赶上重阳节,关爱老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我们对老年人营养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相比,新版的指南也增加了“高龄老人”( 年龄大于或等于80岁)的指导标准。让身边的每一位老人能够通过良好的膳食营养维护身体功能,
新华社厦门9月29日电(记者 颜之宏)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心血管疾病年轻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有哪些不良生活习惯可能导致心血管疾病?年轻人中常见的心血管问题有哪些?如何进行早期预防和干预?在9月29日世界心脏日来临之际,记者带着这些问题采访了有关专家。“在我们接诊的门诊患者中,45岁以下人群占到
科技日报北京9月13日电 (实习记者张佳欣)近日发表在《美国医学会内科杂志》和《美国医学会神经病学》上的两项研究,监测了78500名使用可穿戴跟踪器的成年人,证实每天走1万步是实现最佳健康效果的理想步数。此外研究还发现,重要的不仅仅是走多少步,还有走多快。这两项研究也是迄今最大规模的关于行走步数对健
我国约有心血管疾病患者3.3亿,糖尿病患者1.3亿,慢性肾脏病患者1.3亿,这已成为严重威胁我国居民健康、影响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但很多人并不知道,这三大“过亿”的慢性疾病之间还会互相影响。当其中一种疾病控制不佳时,会增加其他器官和系统受损的风险,从而导致整体病情的恶化。糖心肾病 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