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也有“回南天”? 近期天气为何又湿又热

近日,北方多地出现高温高湿天气,不少北方的小伙伴感受到有如南方般的潮湿后感叹:饼干软了,衣服也馊了,莫不是北方也有“回南天”?

北京也是受此次高温高湿天气影响的典型地区之一。数据显示,7月3日夜间到4日白天,华北地区相对湿度均达到85%以上,北京7月3日相对湿度甚至短暂达到了100%。北方地区天气为什么会如此湿热,正常吗?就公众关心的问题,科技日报记者6日采访了相关专家。

第一问:近期北方“桑拿天”是什么原因形成的?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孙军介绍,这次北方的湿热天气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北抬紧密相关。目前,整个副热带高压控制着我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进而引导着夏季风北推。当前,夏季风的北界已经到达东北地区南部、华北地区中南部、西北地区东部一带,季风携带的水汽和热量也随之而来,形成了高温高湿天气。

“近期华北大部地区湿度较高,虽然最高气温在30℃左右,并没有达到高温的标准(35℃以上),但是湿度对体感影响比较大,在温度不是很高但是相对湿度高的情况下,人体感受到的温度会比环境温度高一些。”孙军说。

中国气象服务协会会长许小峰也表示,近期北京的“桑拿天”是副热带高气压携带的暖湿气团输送到了北方造成的,在暖湿气团的影响下,人的感觉就如同蒸桑拿一般。

许小峰解释说,天气预报所报的气温是远离城市建筑区的室外环境下,距离地面1.5米四面通风的百叶箱里的温度,目前全球都用这个统一标准去测量温度,这样不同地区的气温才有可比性。而体感温度是指人们在实际所处的环境下对温度的感觉,差异会很大。

“如在室内感觉到的温度就会与室外不同,在阳光下与阴凉处也会不同,有风无风也会有显著差异,大气湿度也会显著影响体感。”许小峰说,体感温度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气温、湿度、风、太阳辐射等。一般情况下,人所处的环境与气象观测场百叶箱内的条件有较大差别,所以感觉高的情况要多一些。

据气象数据测算,当气温高于一定数值后,在相同的气温下,相对湿度越大,体感温度的增幅就越明显。在不考虑风速和太阳辐射因素的情况下,当一个地方气温达到32℃,湿度在50%左右时,体感温度就可达到高温标准,当相对湿度达到100%时,体感温度甚至能超过50℃。

第二问:这种天气未来是否会成为北京夏季常态?

事实上,北京每年夏季都会有一段时间出现这样的湿热天气,一般出现在7月中下旬,原因就是副热带高气压向北移动,将暖湿空气带到我国北方,致使华北一带会出现高温高湿的闷热天气。

“今年北京的湿热天气明显提前了,从目前情况看,至少早了10多天,这与整个东亚地区的天气形势变化有关。”许小峰说。

许小峰介绍,我国属于典型的东亚季风气候,每年雨带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南北进退规律。如4月至6月华南前汛期,雨带在广东、广西、福建一带;6月至7月为江淮梅雨期,雨带北推到长江、淮河一带;7月至8月为华北和东北雨季。这与副热带高气压携带的暖湿气团北推密切相关。今年江淮流域的梅雨季发生早,出梅也早,副热带高压北推,造成华北较早出现湿热天气。

“类似今年的情况尚不能说是新常态,只能说是异常态。”许小峰强调,北京夏季气温随着全球气候持续变暖也确实出现了上升趋势,气温升高后,大气中的水汽含量也会增多,只要气候变暖的趋势得不到扭转,这种状况也难以改变。

第三问:“桑拿天”对人体有何影响,该如何防范?

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国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副首席李怡表示,高温高湿环境会使人体散热能力减弱,导致体温调节失效,大量出汗也会导致脱水或者电解质失衡,影响循环系统功能,进而引发头晕、乏力、心悸等中暑先兆症状,增加心脑血管等慢性病的急性发作风险。对老人、孕妇、儿童以及慢性病患者来说,风险更为突出。

针对长期“桑拿天”,专家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防范:对于一般人群,做好室内降温,避开高温外出,要主动多次补水,大量补充电解质。对于老人、儿童等高风险人群,需要及时补水,避暑降温,适当使用空调降湿功能,多待在通风处和阴凉处,尽量不要外出,要确保外出时有人陪伴,保持联系,不适时要及时就医。对于慢性病患者,要遵从医嘱用药,监测健康指标,不适时要及时求助。对于户外作业者,要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及时补水、补电解质,做好防护。(科技日报北京7月6日电)

上一篇:胆固醇平衡破坏“元凶”酶锁定
下一篇:

易网健康养生网,致力于都市养生知识的普及,推进养生理念的更新。易网养生网提供专业、完善的养生信息服务,涵盖中医养生、食疗养生、养生保健、心理养生、养生小常识、女人养生、房事养生、经络养生,爱眼护眼、养生小知识和顺时养生等。作为养生第一门户,秉承传播科学养生方法和理念将养生贯穿于日常生活,真正做到让养生大众化,全民化,科学化。祝您健康生活每一天!

相关推荐

电解质的正常值

电解质的正常值

1508

导读电解质是人体内维持多种生理功能的重要物质,包括钠、钾、氯、钙、镁和磷等元素。这些电解质在体内以离子形式存在,参与神经传导、肌肉收缩、酸碱平衡和水分调节等多种生理过程。那么,电解质的正常值范围是多少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电解质是人体内维持多种生理功能的重要物质,包括钠、钾、氯、钙、镁和磷等元

秋季怎么补水

981

导读秋季天气干燥,空气湿度降低,导致皮肤和身体容易缺水,引起皮肤干燥、嘴唇干裂、喉咙不适等问题。通过合理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可以有效补充水分,保持身体和肌肤的水润状态。那么,秋季怎么补水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秋季天气干燥,空气湿度降低,导致皮肤和身体容易缺水,引起皮肤干燥、嘴唇干裂、喉

冬季如何给皮肤补水

冬季如何给皮肤补水

766

导读冬季气候干燥、寒冷,皮肤的水分容易流失,导致干燥、紧绷甚至脱皮。给皮肤及时补水是冬季护肤的重点。除了选择合适的护肤品,日常的生活习惯和饮食调理也对皮肤的补水保湿有很大帮助。那么,冬季该如何全面的给皮肤补水呢?一起来了解一下。...冬季气候干燥、寒冷,皮肤的水分容易流失,导致干燥、紧绷甚至脱皮。给

皮肤干燥怎么补水最快

皮肤干燥怎么补水最快

581

导读是不是一到换季或者空调房里呆久了,皮肤就开始“喊渴”啦?别担心,今天就给大家分享几个快速补水的小妙招,让你的肌肤喝饱水,恢复水嫩弹润!...是不是一到换季或者空调房里呆久了,皮肤就开始“喊渴”啦?别担心,今天就给大家分享几个快速补水的小妙招,让你的肌肤喝饱水,恢复水嫩弹润! 皮肤干燥怎么补水最快

少年儿童夏季锻炼要科学补水

1979

  据新华社长沙7月18日电 (记者帅才)近期,不少地方出现持续高温天气。暑假期间,少年儿童如何科学锻炼?专家提醒:适当运动可以加速人体代谢,有利于身体健康,但是少年儿童等人群不要在高温时段进行户外运动,避免出现体温调节功能失调,引发过热、无力、头晕等症状。  湖南省人民医院儿科主任医师曾赛珍说,

运动到底需要补充多少电解质?

950

春暖花开,已经有人在挥汗如雨,准备用巧克力腹肌和马甲线迎接夏天的到来。最近几年,异常高温天气和马拉松等运动热潮带火了补充能量和电解质的饮料,但面对各种各样的产品和广告,大家应该如何理性选择? 哪些运动需要额外补充电解质? 中高强度运动出汗快、易脱水 如果将人体比作一个机器,当输出功率达到满负

回收旧衣服 做成电解质

1620

近期,浙江理工大学胡毅教授团队与美国特拉华大学付堃教授团队合作,以废弃腈纶纱线(含染色腈纶)为原材料,构建出3D纤维网络增强的腈纶基陶瓷复合纳米纤维固体电解质,为废弃纺织纤维的回收利用提供了新思路,同时也为开发适用于柔性可穿戴电子领域的高性能固体电解质提供了一种低成本、可行的解决方案。相关成果日前发

伏天落幕暑湿尚在,早睡早起多补水

793

8月20日出伏,意味着一年中最热的一段时间过去了,开始向秋天过渡,气候逐渐干燥,早晚温差变大。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推拿理疗科主任医师国生提醒,出伏之后白天气温仍较高,秋燥既临暑湿尚在,此时应注意涤荡暑湿、润燥祛火、调护脾胃、柔肝养血。科普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推拿理疗科主任医师 国生北京中医

 这18种病根本不用治
日常养生

这18种病根本不用治

169

现代人生活水平高,健康意识也强,稍微有一点不舒服,就喜欢去医院做个检查, 然后开一些药。但是,有很多病听起来很吓人,其实都是不用治疗的,大家不再花冤枉钱!饭后烧心:吃花

立秋后煮一煮百病消
日常养生

立秋后煮一煮百病消

116

立秋后秋燥袭来,不少人感觉身体干燥。那么怎么对付秋燥?12样日常美食煮一煮也能有好的效果。一、水煮香菜做法:把香菜洗净,切成小段后清水煮沸即可。1洗肾排毒把香菜切

入秋多吃秋葵 美国人夸其“植物伟哥”
日常养生

入秋多吃秋葵 美国人夸其“植物伟哥”

274

秋葵,在我国江西省的萍乡以及南方地区有种植,是锦葵科秋葵属植物,脆嫩多汁,滑润不腻,香味独特,被誉为人类最佳的保健蔬菜之一,主要有利咽、通淋、下乳、调经等功效,主治咽喉肿痛,小便

每天只要坚持5分钟,胜过跑步1000米!
健身方法

每天只要坚持5分钟,胜过跑步1000米!

131

想要练出完美好身材那就要运动,今天小编就和大家分享一种新的运动健身法,那就是平板支撑(plank)。供图/视觉中国平板支撑,这就是现在大多数健身房都流行无器械运动。因为它可

'); })();